第591章 (第3/3页)
诀是[连脚赶上,只管撒手定他枪,便无敌天下],秦公主,下官这一式自问对枪无敌,不知道秦公主何以教我?”
扶桑枪法和中原枪法多有不同,中原讲枪棒功夫,枪和棒是不分的,你若只会拿枪头去捅人,那肯定是枪法没学到家。
而扶桑枪法,在宝藏院之前,甚至没有单独的枪法流派,即便是宝藏院胤荣发明了十文字枪,实际上也是比较冷门,只是后世喜欢那一段扶桑战国历史,凭空臆造出许多擅长十文字枪的高手,可实际上呢!连加藤清正这种扶桑历史上的名人弄出一个片镰枪,扶桑人都要煞有其事地记载下来,可想而知这枪法衰微,剑圣上泉信纲是上野十六枪笔头不假,但他到底还是以剑扬名,为什么?枪杀人或许管用,但说不出道道来,而剑,可以扯的东西就多了,什么杀人剑活人剑,越扯越玄乎。
譬如后世扶桑战国游戏必然出现的名词[枪衾],说的神乎其神,其实就是让农兵整齐排成一列,然后上下用枪去抽人,对,你没看错,就是上下挥动枪杆,用枪尖去抽打敌人……
伊能静斋这一式剑势,整个剑身斜斜横在空中,若是对方枪身抽过来,只能抽在剑身上,剑刃若随着枪杆往下滑去,甚至能把执枪的手指头给削断了。
秦良玉是武痴,一听伊能静斋要讨教武学,当即就把旁边乖官和王姑苏的事儿给抛到脑后了,快步走了数步,在门后头摸出一根白蜡杆子,把后面乖官看得一头汗,这傻妞,怎么走哪儿都能摸出一根白杆来,怪不得历史上弄出那么骁勇的一支白杆兵出来。
秦良玉白棒在手,一喝之下,就往伊能静斋胸前挥去,空中顿时挥出一片白棍身影,伊能静斋是京八流的剑豪,这京八流是古流剑法,不是后世所谓的古流,而是在当时来讲就已经是古代的流派,多数招式都是单手持剑,多有中原剑法的影子,他剑刃一格棍身,只觉得一股子大力,手腕巨震之下就拿捏不住。
这时候秦良玉顺势进步,换了一个阴把,枪身顿时收短,枪尾如巨蟒缠腰,一下子就掉转了一个个儿,枪头冲后,枪尾[嗵]得一声就砸在了伊能静斋的脑门上。
即便是秦良玉及时收手,这一下也疼得伊能静斋差一点儿晕倒,额头冷汗都疼出来了,把剑收回鞘中,他摸着脑袋就苦笑道:“秦公主枪棒功夫果然了得,这一式下官在扶桑却是从未见过,能否仔细说与下官听?”
秦良玉吐了吐舌头,不过,这时候就觉得在老师跟前露了脸,一股子[别看我不是你的对手,我却也是枪棒高手]的味道,当下故作老成就说:“你肯定没听过一句话,棍将不可力敌,你这单手剑哪里架得住我的棍……”她说着,皱眉看看四周,正好也讨厌看到那王姑苏的嘴脸,当下就道:“这儿施展不开,到演武场去,我给你仔细说道。”
看两人出去,乖官叹气,“静斋也算得是苦心孤诣了。”伊能静斋虽然肉脚了些,但却也是不折不扣的剑豪,怎么可能当真就那么不经揍?何况扶桑的剃刀术也是有类似的招式的,说白了,他是怕秦良玉说出什么不好收场的话,故意把秦良玉的注意力给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