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集 冰雹 (第2/3页)
飞机生产线开始停止“鱼鹰”、“翠鸟”的生产,转产两种新式飞机了。
但这速度可能比较慢,因为飞机生产线不像汽车生产线一样,已经实现了完全流水化,可以一月几千辆的下线,飞机毕竟还需要更多的手工环节。
依照向小强和最高统帅部的定位,在对清作战中,航空兵的地位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航空兵的主要任务,也将不再是一战时的着眼于对敌战线后方的轰炸破坏,而是要和我方地面部队紧密地结合起来,成为进攻机器的一部分。也就是说,从战略轰炸为主、转为战术轰炸为主,直接充当进攻部队的“飞行炮兵”,真正实现“空——地立体化进攻”。
这样的话,俯冲轰炸机就成为重中之重。因为它比水平轰炸机灵活、精确,更适于担当“飞行炮兵”的角色。除了传统的飞行训练、投弹训练、低空扫射训练、躲避战斗机训练之外,还有“空地协同训练”。所谓的“空地协同训练”,主要就是训练在地面部队进攻受阻的时候,用无线电报出坐标,请求空中支援。而航空兵必须根据收到的坐标,尽快的飞临目标上空,实施进攻,为地面部队扫清障碍。
这种空地协同配合得好的话,可以把作用发挥到细枝末节。比如有时候前面小山坳里冒出了一门炮,阻住了明军一个连、甚至一个连的前进,这时候就可以呼叫航空兵,过一会儿就会来一架俯冲轰炸机,把这门炮炸掉。
当然,这是最理想的状态。需要战前的刻苦训练、再加上战争期间的实践摸索才能达到的境界。
……
比常规训练更加隐秘的,是一些特殊训练。工兵旅远赴南洋进行的架桥训练,就是规模比较大的一个。此外同样隐秘的,还有在四川盆地几个训练场进行的、代号为“冰雹”训练。
这是年初对清机场大轰炸那一次,根据向小强提出的一个构想设计的。那次向小强提出了是否能采用一种小炸弹,或者干脆用60mm迫击炮弹代替,以便对地方机场上的飞机进行大面积轰炸。当时因为时间紧迫,还有直接用迫击炮弹不安全两个原因,否决了这个提议,而是用了当时手头最小号的炸弹、也就是100公斤的炸弹代替。明军的双引擎水平轰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