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第2/3页)
破冰镐,笑吟吟的看着他。那表情好像再说:我又何尝不是。
华伯涛和陈天顶年龄相仿,又都即将面临风烛残年的折磨。因为彼此之间,无论是默契还是交流,都多上一些。
刻薄的说,便是:同病相怜。
“老华呀,一起走呗!”陈天顶说道。
华伯涛喘了口气,只觉得胸中满是郁结之气:“好,一起走。三国时期大诗人曹操不也说过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别念诗了。”陈天顶噗通一声将破冰镐钉在身前的冰面上,伸出手来搀扶住摇摇欲坠的华伯涛。
“再念诗,到时候连走路的力气都没了,看谁扶你。”陈天顶埋怨道:“看看,日久见人心,这小组里,还就只有我对你好呦。你个老不死的,还一天到晚说我搞封建迷信,盗窃国家财产,真是好心没好报……”
“不让我说话,你怎么还说话。”华伯涛只觉得陈天顶就像是一只蜜蜂,嗡嗡嗡的在他耳边飞来飞去,烦死人了。
“我能说,你不能说。”陈天顶依旧自顾自的喋喋不休。
刘雨薇等看着两个步履螨跚的老人,纷纷忍俊不禁,一个个小心的跟在后头,生怕两人跌倒。
第二四一章 樱花盛开(4)
反正陈天顶说话,按照地图标示,今天的路只要沿着内河走,就不会有错。
在此期间,杨开都是一个人,戴着一个望远镜,在前面焦急的寻找着什么。按照华伯涛悄悄对陈天顶说的话,那就是,杨开是个口是心非的家伙,他说别人认死理,其实他自己也是个认死理的人。杨开肯定是对此前那面涂满鲜血的铁门放不下心,所以才会如此紧张兮兮,抛开众人,独自寻觅蛛丝马迹。
华伯涛对自己的猜测颇为自信。因为他坚信自己过的桥比杨开走的路还要多,吃的盐比杨开吃的米还要多。
六十多岁,不是白活的,即便他只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科学家。
正说着,华伯涛发现,前面的杨开突然停了下来。随即蹲下身子,掏出四棱刺凿打着脚下的冰面。
“杨开,怎么了?”看到这一幕,华伯涛奇怪地问道。
杨开没回答,只是不断重复着凿打冰面的动作,大约过了一分多钟,他的手腕才放了下来,然后飞快的清理下凿出来的碎冰,将一个东西放进了手掌。
等众人走近了,才发现,躺在杨开手心正中的是一枚乌黑色的弹壳。
杨开用手套擦了一下弹壳表面,黑色的污渍慢慢脱落,露出了金黄色的金属表面。但弹壳的金属表面已经布满了小点,显然是过了很长时间,已经大部分氧化了。
“这是我偶然在脚下发现的,一时好奇就取了出来。”杨开将弹壳倒过来,端详了一番,然后递给了独眼龙,在教导队里,独眼龙不但是个射击高手,也是一个弹药高手,杨开认不出这枚弹壳所归属的步枪,只能将希望寄托于独眼龙身上。
“独眼龙,你看看,认识吗?”
“口径好大的子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