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2章 (第2/3页)

劳大小分配给他的诸侯,诸侯再分配给他们的公卿。贵族老爷们尽情地享用着土地的产出,但条件是不允许对“井田”进行更改,同时还需定期向上级纳恭,最高层的统治者便是周天子,周朝的统治秩序就是建立在这样的土地制度之上。

      春秋时期,周天子的实际权威已经不再,留在王位上的仅仅是一个政治道具,按照诸侯国中强者意志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周天子回天乏术,已经没有力量来维护他的经济根基。辛勤的劳动人民用汗水在“井田”之外开辟了大片不规则的私田。私田的繁荣,极大的震动了贵族老爷们,使他们明白比皮鞭更能让老百姓玩命干活的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些前卫的贵族们动了心思,他们尝试着将自己的井田分给老百姓,并承认他们对土地的部分所有,自己所要做的仅仅是岁末去收一下租子。当然,他们在这样做的过程中完全不受干扰,武力是提供了坚强的保证。

      不管是哪位贵族老爷开的先河,这种“包产到户”的意义是巨大的,250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只不过是类似地重复了一次。土地和劳力的巨大潜能被开发出来,很快就形成潮流,风靡一时。晋国六卿也是其中的效仿者。

      在新近出土的竹简中,军事家孙子向我们展示了他在领兵作战之外的另外一种智慧。《孙子兵法》三十六篇是长期以来人们看到的孙子的唯一著作,而竹简中却出现了孙子的另一部著作《孙子吴问篇》。孙子告诉我们,在晋国的六卿中,赵氏的土地单位最大,长、宽240步为一亩,而且施行不征税政策;其次是魏氏、韩氏,长、宽200步为一亩;再次是智氏的180步;最后是范和中行。所以孙子得出个结论,晋国的政权将归到赵、魏、韩之手,而最后能存活下来的仅仅是赵国。

      农耕的中国人很早就对土地有一种狂热的崇拜,土地很早就被看作神圣的事物,来自土地的启示一直倍受那个时代精英阶层的关注,还记得晋文公重耳逃亡中的故事么?

      重耳逃亡在卫国的时候,一行人马极度饥饿,于是下车向旁边的农夫讨要食物,没想到正赶上农夫刚领教过主人的皮鞭,心里正窝着火无处发泄,看到灰头土脸丝毫不像达官贵人的重耳向自己讨要食物,农夫气不打一处来,对待他惹不起的人,供之以土特产,对待他惹得起的人,施之以土块。重耳被激怒要教训农夫,却被手下的一名大臣子犯拦住。子犯的解释是农夫向重耳献上土,意味着重耳马上就要获得晋国的土地。于是重耳君臣对着土块大事参拜。看在一旁的可怜农夫也不禁对重耳君臣肃然起敬,当他回家拿来土豆的时候,重耳君臣已经远走。

      孙子一向以逻辑严密,思虑周全著称,但在这段文字中却没有对晋国六卿的综合实力进行全面的分析,仅仅从土地政策的不同便写下了对晋国将来的预言。如果说这只是一次巧合,那么另一位高人的预言却颇具影响力。

      爱美人不爱江山的王子历史上时而有之。但爱旅游不爱江山的王子却凤毛麟角。旅游既是他的爱好,也是他的职业,通过长期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