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第3/3页)
幻想,它们宁可将人看成是罪恶的集合体。贪婪和恐惧是他们的本能,驱利避害是他们的天性。社会之所以没有被罪恶吞没,完全是由于罪恶的人们为了能够生存下去不得不达成某种契约。这种对人性绝望的人生哲学使得法家的思想严酷而尖锐,深刻而无情,具有一种令人畏惧又无法逃避的力量。对于任何一位从事社会活动的人士来说,你可以责骂它、憎恨它,鄙视它,但你不得不承认如果要对付这个操蛋的世界,它是最有效的武器。所以圣人总是为了消灭法家而不得不使用法家,虚伪的政客总是表面上不屑于运用法家而实际上抓着不放。
既然趋利避害是人类的天性,法家便以此为基础发展了他们的所有学说。商鞅相信如果国家要想强大必须顺应人类的这种天性。商鞅为了将人类趋利避害的天性引导到国家强大的道路上,制定了一整套详尽的法律。商鞅变法的核心是任何能使国家强大的行为都将得到奖赏,任何会阻碍国家强大的行为都会受到严厉的惩罚。在战国时期,国家强大最主要内容是军事上的强大,因此在秦国“战”是第一位的,作战便需要吃饭,因此“耕”排在第二位,其他都是辅助。
法家思想中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法家所追求的强大国家,绝不同于罗马共和国。法家追求的是一个国家,一个元首,一种制度。一个经过法家彻底改造的国家应该是中央集权、君主专制的国家。
因此商鞅在秦国的任务主要由两大部分构成,一是加强耕战;二是强化君权。商鞅的靠山是秦孝公,武器是法律,所要改造的对象是一个文化落后,民风淳朴,崇尚武力的国家。在商鞅来到秦国之前,秦国人仍然像过去的500年那样浑浑噩噩的活着,对于山外出现的新事物,新思潮知之甚少。秦孝公徒有改革的愿望,但却不知道如何实施,商鞅变法为秦国提供了如何转型的答案。
秦国松散的政权结构无法适应激烈的军事斗争需要。商鞅为秦国打造了一套紧凑的政权结构。躺在历史垃圾堆上的贵族寄生虫们被清除出国家机构。旧的世卿世禄制被废除,取而代之的是二十爵位制。每一级爵位都对应着不同的待遇和社会地位,级别越高待遇越好,社会地位也越高。获取爵位的唯一途径是建立军功。在地方,商鞅实行了郡县制,废除了分封制。旧贵族的封地都被收为国有,国君委派官吏进行管理。在社会基层,商鞅实行了什伍制度,为了加强管理和统治广大居民,规定什伍之内各家互相纠察,否则,“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者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
通过这些措施,秦君有效地控制了社会资源。最惨的是旧贵族,他们的财产都被充公,社会地位一落千丈,不得不到乡下接受贫下中农的改造。整个社会掀起一阵从军立功的狂潮。军人成了最受欢迎的人。走在秦国的大街上,到处都能看到神采飞扬的士兵,他们逢人便讲:“是商鞅点亮了我的生命,为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对于这些秦国的好儿郎,商鞅不允许他们私下争斗,否则便会受到法律的惩罚,他们唯一展示男人气概的地方是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