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第2/3页)
等叛逆,不服秦律,扰乱变法,即刻枭首。”十六字念完之后,商鞅一挥手,只听“扑通”、“扑通”……一颗颗脑袋在大砍刀的切割作用下,离开主人的身体,沿着抛物线向渭水中落去,在与水面的撞击过程中发出了“扑通”的声音,身体歪倒在地。刽子手的砍刀纷纷挥舞,贵族们的脑袋纷纷离体,如注的鲜血喷涌而出。商鞅的脸色铁青,好似瘟神降临。围观的老百姓无不面容悚动,胆小的将头扭到一旁。
虽然有许多名刽子手,但并不同时落刀,而是等一刀落下之后,另一刀才抬起,刀刀之间衔接得错落有致。这在表现手法上是有讲究的,文学的美在于将普通的事情“特殊化”,常用手法是将短暂的事情拉长,在细节上一点点刻画,比如我刚才所描写的砍脑袋的那一段:“一颗颗脑袋在鬼头刀的切割作用下,离开主人的身体,沿着抛物线向渭水掉去,在与水面的撞击过程中发出了‘扑通’的声音”。商鞅出生在文化发达的魏国,年轻时曾经学习过文艺理论也未可知,反正他今天做的是将恐怖拉长,使恐怖的表现力成倍增长。与此相比,西门豹的将巫婆扔进河里,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过了大约一刻中,700多颗脑袋才宣告砍完。商鞅一甩手,全场人员立即撤离,只留下周围的老百姓在愣愣的看着。商鞅不用再讲什么训诫之词,刚才的700次脑袋落地比什么语言都管用。商鞅只需回去感受疗效即可。
荡荡的渭水泛起一片殷红,她养育的不成器的儿女又将鲜血还给了她。空气中弥漫血腥的气味。一阵狂风袭来,卷住了太阳。
当700颗人头落地的消息传到国都。整个贵族界都在颤抖,从此商鞅的变法再也没有遇到贵族的抵抗,这些人暂时躲在了命运的阴暗角落以待时机。公子驷吓得躲在家八年不敢出门。
【6、商鞅的悲剧(下)】
公元前354年,商鞅攻占了魏国孤悬在外的重镇少梁,公元前352年又攻占了魏国的旧都安邑,并将国都由雍迁到了咸阳,通过这些动作,秦国调整好了对西河之地发动总攻的姿势。
公元前341年,齐国和魏国之间爆发了著名的马陵之战。这场战争成了孙膑一个人的秀场,齐国大败魏国,魏国的家底经此一役全部报销。曾叱咤中原的魏国霸主轰然倒下。恶狗已经落水,岂有不痛打之理?况且魏国在强大的时候曾经将秦国的传统地盘西河地区抢去。数十年来,秦国一直在憋着这口气,报仇雪恨的时刻到来了。
商鞅率领新鲜出炉的秦国大军逼近西河,魏惠王派遣公子昻率军来迎战。大战在爆发的前一刻,响起的不是冲锋的进行曲,而是一首怀旧的布鲁斯。作词作曲的都是商鞅。这首杰作通过使者送到了公子昻的面前,内容是这样的:“尊敬的公子昻将军阁下,其实我更愿意称呼你为阿昻。命运和我们开了一个小小的玩笑。我们长大了,相见了,年青时的梦想都实现了。然而,这些欢喜叠加起来都无法抵消今日形势带来的难堪。不错,你成了魏国的大将军,统领着千军万马;我也成了秦国的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