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第2/3页)
了弱国无外交的窘迫,现在魏国战也不是,和也不是,战,打不过秦军;和,要被楚国利用。
杜赫又对昭阳道:“魏国为了打败秦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你现在让他们进退不得,一旦魏国投入齐国或者秦国的怀抱,该怎么办?到时楚国连一个盟友也没有。东边有越国的觊觎,北方无三晋的帮助,和齐国的关系还没有改善,又失去了秦国。不如趁着咱们没有和秦国开战,抢先一步议和,以便结好秦国。”
楚国人的小算盘算得很明白,这下可苦了三晋的兵哥哥。秦军见联军士气为之夺,在樗里疾的指挥下像疯狗一样冲出函谷关,压向修鱼的三晋联军,一顿削瓜切菜,砍掉了三晋联军8.2万颗脑袋,秦军士兵拎着脑袋喜气洋洋地回国领赏,好像猎手捕到了猎物,或者农民获得了丰收,留下山东诸国在一旁瑟瑟发抖。
战场形势严重影响了公孙衍在魏国的地位,魏襄王将战败的责任归咎于他,田需也与他处处为难。公孙衍有心再搞一次反秦同盟,但自身在国内的地位都不稳固,哪有精力再搞国际运动。公孙衍终于忍无可忍要与田需摊牌。公孙衍对魏襄王道:“我竭忠尽智,想让魏国重振雄风,但田需总是从中破坏,大王您又总是听他的,这样我就会一事无成。现在我与他必须有个了结,如果他侍奉大王,我就走。如果我侍奉大王,让他走。”
魏襄王道:“原来是这么一回事啊。就算我杀了他,又能怎么样呢?我保证从今以后不让他干涉你的事情就是啦。”
公孙衍获得了魏襄王的保证,便开始张罗他的第二次反秦同盟。公孙衍听说齐国的田婴在齐国非常吃香,齐国的大小事情都他说了算,还听说他的那个著名的小儿子孟尝君田文是个狂热的抗秦分子,便向田文发出邀请,请田文来魏国共同组织抗秦大事。当田文在魏国的地位稳固之后,公孙衍又去韩国为相,这样韩魏两国为了抗秦又一次站在了同一条战线,当然他们还要张罗更多的国家加入到反秦同盟的阵营当中。
惠施的日子同样不好过,不过他年纪大了,萌生了引退之心,于是鸟悄地离开了魏国,往宋国赶去,在那里庄子还等着与他进行学术讨论呢。
走了惠施,张仪和公孙衍的故事还没有完,不过也快接近尾声了。纵横家们斗来斗去,精彩过后,不知为什么伤感之情油然而生。
第八章 各有所求
【1、扫平后院】
打败了公孙衍组织的合纵联盟,张仪又回到了秦国的相位。公元前316年,秦惠王再次将扩张工作提上议事日程。群臣纷纷献计献策。
司马错认为秦国应该向南发展,先经掠巴蜀。一提到巴蜀张仪差点乐了,这个想法也太土包子了。
当时巴蜀生产力水平低下,位置偏僻,中华文明的春风还没有搅动那里的空气,华夏传统的细雨还没有滋润过那里的土地,那里的人民仍然生活在半原始状态。巴蜀地区四面环山,交通困难,只有有限的几个出口与外界相连,即便如此也是山路十八弯。到了唐朝,李白走了一回,遂发出了“蜀道难,难于上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