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八十七章 看不见的气墙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三百八十七章 看不见的气墙 (第3/3页)



    在手语中,摩状是用手语直接模仿事物所具有的明显的外观形状,例如“床、桌子、椅子”等;会意是将一些不宜于直接模仿的或比较抽象的事物,采用与这类相关联的事物来间接的表达该词的意义。如“牛奶、表扬、自来水”等;指示就是用手指直接指向所表达的事物,例如人体器官、方位、人称等。借代就是直接借用有声语言的语音或字形,用拼打指语或模仿字形、书空字形等的方法来表达词的意义。如“之、山、细”等。

    在这里,手语可以作为唇语的辅助,加快两人的沟通速度。

    当林轩用手语问帕夏“是谁”的时候,结果相当出人意料,帕夏第一个动作是右手食指横伸,手背向上贴在颌下,然后向右移动一下。很明显,这个手势的意思代表的是“苏联、俄罗斯”之意。

    帕夏是朱可夫的儿子,以此来表明国籍是很恰当的。只是,帕夏接着做了另一个动作,双手五指伸开,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斜向交叉夹住,在面前转动一圈。这个手语动作并不标准,但林轩还是判断出,那是“美国”的意思。当然,最后一个动作的标准做法是该手势在腹部转动一圈,帕夏身体匍匐在地,无法起身,自然就无法完成该动作了。

    “苏联、美国?什么意思?”林轩一怔,随即看到了帕夏做了“法国、英国”两个手语,连起来则是表示了“苏联、美国、法国、英国”四个国名。

    “四国……是多面间谍的意思?”林轩瞬间明白,用唇语问,“多面间谍?你是多面间谍?”

    这句话,他连续用俄语、美式英语、法语、英语问了四遍,获得的答案都是“是”。这就表明,帕夏是四国间谍。

    林轩摇头苦笑:“二战中的间谍战十分激烈,以至于双面、三面、多面间谍多如牛毛,无从判断其到底是忠于哪个国家了!”

    其实,一个人一旦失去了国家信仰,他就变成了一个不属于任何国家的阴谋家或者商人,只追求个人利益,不为任何一方专心工作。

    二战中,最可怕的是轴心国、盟军之间的双面间谍,他们骑在两大阵营中间,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赚够了信息费,并为这场世界大战推波助澜。当然,这类人最后没有一个获得好下场,有些在整肃运动中被杀,有些则是死于敢死队的暗杀。

    “你到底在什么地方?是坠入了一个巨大迷宫吗?”林轩继续使用唇语。

    帕夏没有立即回答,而是眼睛连续眨着,似乎在斟酌措辞。

    “是迷宫吗?你受重伤了吗?你能不能站起来行走?”林轩连续问。

    帕夏又停了几秒钟,摇摇头,又点点头,双手在地上一撑,竟然毫无迟滞地迅速站起身来。

    此举大大出乎林轩的料想,因为他从刚刚帕夏吃力爬行的状态看,以为帕夏受了看不见的重伤,无法走路,才那样艰难爬行。

    “你……你没受伤?那为什么要匍匐前进?”林轩不解,随即追问。

    帕夏用唇语回答:“只有如此,才能前进。我面前有一道看不见的墙……空气墙,根本走不过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