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暴怒的侯君集? (第2/3页)
各个作坊可是吃了长孙家的炼铁作坊不少的亏,也差不多到了收收利息的时候了。
要是关键时候搞出问题来,那还不如稍稍晚一点呢。
毕竟,炼钢涉及的东西还是挺多的,单单为了容纳高温的铁水需要的炉子的材料,就花费了匠人们不少的心血。
再加上焦炭的炼制,也是一个创新,炼到什么程度,才能最符合炼钢的需要,这也是一门学问。
不客气的说,单单把楚王府炼铁作坊的东西拿出来,都可以在观狮山书院支撑起一个学院的研究了。
“王爷您放心,这个月底,我们的作坊出产精钢就能达到五千斤以上,等到下个月底,我有信心达到一万斤一天。
戴全信心满满的说道。
这些年,他在组织改进炼钢工艺的同时,也有在考虑大规模量产的问题,如今只不过是把方案变成实物而已。
“一万斤一天?”
“一万斤一天?”
李宽和薛礼同时发出了疑问的声音。
只不过,薛礼的疑问是充满了惊讶和不可置信,真的能有这么多吗?
而李宽的疑问却是觉得有点意外和不满,只有这么一点?
不过,想到这个年代,整个大唐的年产钢铁总量也就一千来万斤,这日产一万斤,似乎也没有什么好嫌弃的了。
要知道,那一千多万斤的产量,大部分都是铁料,而戴全说的则是精钢。
不客气的说,这个精钢产量,绝对是冠决大唐了。
也就难怪薛礼会发出惊讶的声音了。
“王爷,一万斤也不是不能再提高了。但是新建工坊需要时间,不过你放心,等到今年年中,日产两万斤也不是问题的。”
戴全一看李宽的反映,知道自己还没有达到他的期待。
王爷的眼界,果然不是我等微末匠人可以比得上的呀。
自己还是太自满了。
以为这作坊已经是天下最厉害的了。
看来,今后还需要继续努力啊。
尚书省的六部,都是位于内城之中,跟太极宫紧挨着。虽然李世民已经搬到了大明宫中,尚书省、门下省和中书省等中枢机构也都跟着在宣政殿两旁办公。
但是,六部的办公地点还是没有变化。
今天一大早,兵部尚书侯君集就气势汹汹的来到了工部,对着阎立德就是一阵猛喷。
“阎尚书,为什么明明说好的一万把横刀,结果交付给兵部却是只有八千把?工部连这种制作将士保命的兵器钱也要贪墨吗?”
侯君集是秦王府的旧臣,又是玄武门之变的功臣,在长安城中,一向是目中无人惯了。
昨天一听到下面的人来汇报,说工部原本应该交付的一万把横刀,只给了八千把,他立马就怒了。
就工部一个天天跟各种匠人打交道的衙门,居然敢这样欺负兵部,真当自己是泥捏的吗?
不借着这个机会好好的给工部一些颜色看看,还指不定以后兵部的那些铠甲、弓箭会不会被克扣呢。
“侯尚书,你说话可要负责任。什么叫做工部贪墨制作兵器的钱?你哪只眼睛看到了?”
阎立德好歹也是一部之长,如今被人家堵在了自家衙门里头破口大骂,自然也不会就此摆休。
“负责?呵呵,我侯君集对我说的每一句话负责任。兵部要的一万把横刀,这是户部早就划拨了钱粮的,为何现在只有八千把?不是有人贪墨了,那是什么?”侯君集冷哼一声,“怎么?莫不成一万变八千,已经是你们工部手下留情了?是不是你们都习惯了给一万横刀的钱财,制作五千把刀啊?”
看到侯君集这么信誓旦旦的样子,阎立德心中也打起了鼓。
莫非这次真的有人贪墨了兵部制作横刀的钱粮?
这种事情,过往也不能说是一点都没有发生过,但是一般都不至于像这次一样,搞得那么明显啊。
侯君集在阎立德这里一闹腾,工部的其他一些上了级别的人立马就围了过来。
至于是看热闹还是准备力挺自家尚书,就不知道了。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阎立德是一名工艺大师,技术水平绝对是没得说的。
但是要说为官的水平,就不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