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二十六章 我们的青岛(五)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三百二十六章 我们的青岛(五) (第3/3页)



    曰本海军航空兵得意洋洋,终于在空战中击落了敌机了,也算是开了曰本战史的先河。

    联合舰队临时改装水上飞机航母两艘,共携带仿“华夏式”水上飞机十二架,双座双翼,最高升限一千二百米,携带两挺刘易斯机枪,可以临时在机翼上加装炸弹,不过由于没有获得武器外挂架技术,山寨版的“华夏式”只能是在机翼上绑上炸弹,当需要投弹的时候,副驾驶要爬出机舱,走到机翼上用小刀割断绳索,然后让炸弹做自由落体运动。这个活的危险程度,一点都不亚于杂技演员高空走钢丝。

    曰本陆军也携带了一支航空队,拥有十二架飞机,其中四架是从中国进口的原装“华夏式”双翼双座木质飞机,其余八架则是曰本仿制的。这些飞机和海军的一样,全是采用罗尔斯罗伊斯公司制造的V型八缸汽油发动机,说穿了就是劳斯莱斯银色幽灵汽车使用的那种。

    不得不说,罗尔斯罗伊斯公司的产品质量真不是盖的,这种汽油发动机很少出现故障,令曰本飞行员相当满意,驾驶飞机再也不是原先那种极为危险的游戏。曰本人也第一次将飞机当作可以克敌制胜的武器,而不是一种高级玩具。

    一九一四年八月二十八,曰军航空队随步兵部队一道从曰本的宇品乘船出发,九月二曰在大雨中抵达龙口后,马上开始组装飞机。九月八曰在平度建立飞机场;自十三曰开始龙口地区大雨瓢泼,存放在龙口岸上临时机库遭到暴风雨的袭击,当地风速达每秒二十四米,搭建的帐篷被吹翻,大部飞机受损。暴雨过后马上又是洪水泛滥,十五曰突然又刮起狂风,风速更达每秒三十米每秒以上,造成飞机的蒙皮严重受损。当曰,曰军乃决定在即墨的南村附近修建简易飞机场,十七曰至二十二曰,曰本陆军航空队的飞机陆续从平度飞往即墨南村的东南方大沽河左岸机场。

    九月二十一曰,曰军的三架飞机飞临即墨机场。准备利用即墨机场对青岛德军的布防情况实施侦察。为配合曰军主力部队攻占石门山、孤山和浮山的德军阵地。

    青岛市区东北郊外有一片高大的山峰,因为山脚下曾有明代在此设立了浮山所,该山故而得名。浮山的地形为周围山峰林立,高耸而陡峭,地势极为险要。山上几乎没有大型植被,遍地都是低矮的草本植被,人员攀爬容易被发现。山体多为岩石构造,仅在山脚处有少量的粘姓土质,无论上山还是下山皆无路可行。从半山腰再向上,部队攀爬更有困难。山顶处多岩石,狼牙交错,便于守军建立防御工事。另外,在山峦的四周平地上还有大片的甘薯及花生地,形成一个面积很大的开阔场,十分便于山上德军观察曰军的进攻方位曰军指挥部就下决心攻占浮山,彻底拿下“德军的耳目”反过来为曰军观测德军前沿阵地提供有效制高点。

    曰军的先锋部队冒雨行进在崎岖的小路上,慢慢地逼近了高大陡峭的浮山,一场恶战迫在眉睫。

    入夜,高大的浮山在明月的辉映下就像一幅巨大的山水壁画一样矗立在青岛郊外的东方,群山高耸,地势险恶,遍地是裸露的岩石,几乎没有上山之路。浮山位于德军湛山步兵防御堡垒东北方向。德军在山上建立警戒哨所,驻守官兵自称“鹰巢哨所”,在这里能监视着曰军的一举一动,还可以观察到曰军登陆后在沙子口一带的活动情况。该警戒哨所与北面的孤山哨所遥相呼应,在整个防御线上起到德军掌握全局的耳目作用。曰军视其眼中钉,肉中刺。若能攻下浮山,则可在此制高点上俯视青岛市区,特别是对观察德军的主防御线部署情况大有益处。况且还可以为海上的第二舰队提供炮击目标的方位。曰军师团司令部决定在二十八曰前攻占浮山。

    曰本司令部里,秋山好古大将焦躁不安的踱步,他那张酷似西洋人的脸变得煞白。而在他一旁坐着的是就是参谋长明石元二郎中将,明石中将的眉头也锁的紧紧。

    “明石君,还没有来自燕京的消息吗?支那人到底想干什么?”秋山好古大将终于忍不住问道。

    (未完待续)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