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章 赫尔戈兰湾的炮声(七)修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llskw.org
    第二章 赫尔戈兰湾的炮声(七)修 (第1/3页)

【非常对不起,对主角的人物心理没刻画好,只好推倒重来了。从土耳其调令(六)到赫尔戈兰湾(七)都有些修改,请大家重新翻看一下吧。小说的关键词是大国海魂,是大舰巨炮,是航母时代,是一场又一场的巅峰之战,我不该纠结于那些旁枝末节的。新手的老毛病吧……】

    多格尔沙洲位于北海南部,平均水深仅13米,海底沉积物主要为冰川砾石和粉沙。多格尔沙洲海域是寒暖流汇水地区,每年的汛期,鲱鱼、鳕鱼群在这里聚集,浅滩附近的拖网渔船数不胜数,渔民之间纠纷不断,以至于德英荷法比的外交部和海军部大伤脑筋。

    然而今年的情况却有些不同,除了几艘挂着大英帝国国旗的拖网渔船,战争阴影下的多格尔沙洲风平浪静凄惨萧瑟。

    其实英国渔船并非多格尔沙洲唯一的客人,在沙洲南部的深水区,三艘德国U型潜艇正虎视眈眈。

    德国人发展潜艇的时间比较短,1897年,海军鬼才海蒂-西莱姆第一次提出潜艇狼群战术并且肯定了潜艇的价值,这才马汉《海权论》大行其道时代无疑是异端之说;1898年,德意志海军设计部门开始着手研究潜艇,但是直到1903年,克虏伯公司才造出第一艘柴油动力,全长不过42.4米,仅有一具鱼雷发射管的U-1号潜艇。

    虽然德国接触潜艇的时间比较晚,但是德国人对潜艇有着与生俱来的天赋。一流的机械、钢铁工业水平,发达的光学器材、动力机械上雄厚的技术积累和鬼才西莱姆的精准预见使得德国人在潜艇发展道路上并没有走弯路,从1905年的U-1型潜艇到一战前刚刚服役的U-19型潜艇,德国人的潜艇实力无疑呈跳跃式的发展,在技术上无疑遥遥领先。

    尽管德国在潜艇技术上处于领先地位,但是德国高层大多数情况下将仍潜艇视为防御性兵器。这其中固然有U型潜艇故障率高、航程短和安全系数差等原因,但是德国海军高层战术保守目光短浅才是问题的关键。

    穿越客王海蒂参考了当时并不发达的无线电通讯技术,为手下的潜艇支队量身打造了一套三艇编制的缩小版狼群战术并且无视海军部禁止主动出击的三令五申,鼓励潜艇部队上门挑衅。随后宅男又处心积虑的将后世鼎鼎大名的“狼王”卡尔-邓尼茨少尉调到奥托-韦迪根上尉的U-9号潜艇上担任鱼雷长,雷金纳德-约克-蒂里特爵士的哈里奇舰队正是宅男牛刀小试的最好对手!

    8月6日清晨,三艘率属于赫尔戈兰湾防御圈司令部指挥的潜艇于悄悄从赫尔戈兰岛基地出发,躲躲藏藏的航行了六个多小时才达到多格尔沙滩。

    如今埋伏在多格尔沙洲南侧深水海域的正是U-9、U-13和U-15这三艘比较现代化的潜艇。根据海军情报处的情报,哈里奇舰队下属的一支由绝望号、名誉号、浪花号、绿头鸭号四艘十九世纪末建造的D型驱逐舰(鱼雷舰)组成的巡逻舰队每隔两天都会来这里巡视一次,而狼群的狩猎目标正是这支实力羸弱的小舰队。三位艇长经过简单的交流后根据海蒂-西莱姆上校的弱化版狼群战术,在多格尔沙洲南侧排成品字阵型,静静等待猎物上门。

    狭小的船舱满是令人作呕的机油味和恶臭味,空气污浊不堪。蓬头垢面的潜艇兵耐不住潮湿和闷热的环境的折磨,纷纷****上身,嗷嗷叫着爬上甲板纳凉。这一天北海难得没有起雾,微醺的海风不时轻抚过潜艇甲板,引来潜艇兵的阵阵欢呼。

    “艇长,有情况!”

    指挥塔顶的瞭望哨发出凄厉的警告声。坐在甲板上闭目养神的托奥-韦迪根上尉猛的睁开眼睛,几个箭步跳上指挥塔,飞快的抄起哨兵递过来的望远镜。

    多格尔沙洲西北侧多了几道烟柱,那烟看起来很清淡,不像一般的商船油轮因为使用劣质煤而升起的滚滚浓烟,而是军舰使用的优质燃煤。

    “是英国人!回舱!紧急下潜!”这时间能出现在多格尔沙洲的军舰,那只能是英国的巡逻舰队。韦迪根扯着嗓子喊了一句,甲板上的水兵悉数钻回船舱。

    抽水机开始工作,伴着刺耳的轰鸣声,潜艇很快便没入大海中。

    刚刚稀薄了一些的空气又重新变得污浊起来,航海长嘴里不断攀升的潜深数值尤其让年轻的德意志水兵感到心烦。

    仿佛有几个世纪之久,又好像须臾之间,恍惚中只听见咯噔一声,潜艇微微晃了晃,老练的水兵们意识潜艇已经下潜到定深。韦迪根上尉坐在指挥舱里,粗糙的手悠闲的叩击着舱室钢板,冲航海长喊道:“保持深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llskw.org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