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两千三百六十一章 外来有财内需才(第七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两千三百六十一章 外来有财内需才(第七更) (第2/3页)

水平衡量,东西到咱大唐,值五百万缗,在倭国不值钱。

    海产品和鹿茸,倭国并不会在乎,很多海产品是咱们的船捕捞上来的。”

    李易先说价值问题,茶叶在大唐值钱吗?绿茶保密,发酵的茶家家有,用来招待客人,自己也喝。

    给后突厥,看看价钱还是一样的不?

    丝绸在大唐也不便宜,走丝绸之路运到外面,价格翻几十倍。

    “嗯嗯!是这么个道理,下次去还有如此数量?”李隆基点点头。

    “应该比这回还多,因为咱们船去得更多,装大量的东西,包括肥皂、火柴。

    别人已经知道那里属于大唐货物交换的位置,有的人估计正在储备货物。

    等其他地方的海上贸易路探出来,一年拿回来价值上亿缗的东西,我都不吃惊。”

    李易评估过蓝宝的话,平城京的人都知道当地的情况。

    多亏是大唐的军队在,不然早被人给抢了,把蓝宝抓住。

    自己当初跟李隆基刚认识,有李隆基在,姚崇还总惦记。

    “主要是粮食,其他珍珠什么的有没有皆可,从海外买粮,大唐储备起来,攒够九年粮就好办了。”

    李隆基始终记得要储备够九年吃的粮食,人家书上写了。

    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无三年之蓄曰非其国也。三年耕,必有一年之食,九年耕必有三年之食。以三十年之通,虽凶旱水溢,民无菜色。

    李易认同:“粮食,先解决最重要的问题。”

    他其实认为不需要九年的粮食,三年够用,还能种呢。

    不过古代人都饿怕了,真会饿死人的。

    然后可能有人造反,国家动荡。

    “明年让百姓多吃地瓜、土豆,把能保存住的主粮省下来。”李隆基补充一句。

    “行!三哥说言有理。等着海外贸易赚钱,朝廷可以发行大唐的纸币,兑换券慢慢退出。”

    李易找过来除了说倭国赚钱,更多的原因于此。

    他不能总拿庄子的兑换券来支撑,该退就要退。

    “纸币发行也要易弟你管着,别人为兄不放心,他们见钱眼开。兑换券你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