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七章 圈地 (第2/3页)
趁机快步跟了上去,离开众人视线后才凑过去搭话,追问几句后总算打听出了内幕。
原来这就是盱眙官府想出来的侵吞农户粮食的方法,自建文元年开始,每次秋天丰收后上缴粮食赋税的时候,官府都会用这一招,当场踢出来的部分就是所谓粮食运输中的损耗,这部分就成为官吏的合法收入。那么被这样踢过斛之后的农户们,则只能回家再送粮食来。
盱眙只是一个附属于凤阳府的县,这里最大的官员也不过是县令,他们是没有胆子擅自决定用这种办法贪污粮食的,杨清当时就认定这背后一定有人在指使他们。
果不其然,杨清趁这次机会走访了县城周边的农户,一个名字终于浮出了水面,这个人叫李增枝,时任浙江都司,隶属于左军都督府,再往下说的话,他还有个更加了不得的亲戚,就是曹国公李景隆。
李增枝是李景隆的亲弟弟。
这一下关系就明朗了,杨清立刻知道这背后真正的黑手和操纵者是谁了。
以杨清的聪明和办事能力,他不可能放过这一条显而易见的线索,于是他多在盱眙停留了半个月,顺着贪污这一条线顺藤摸瓜,一层层的暗访下去,总算是掌握了更多的情报。
李景隆果然不是省油的灯,他除了暗中命令盱眙的官府使用这种卑鄙的手段贪污之外,还纵容他的弟弟在盱眙擅自圈地,将原本属于农户的土地擅自强行归到了自己的名下,种田的还是那些农户,但丰收之后的粮食则全部落入了李家兄弟的腰包中,而农户则只能得到极少量的粮食用来填饱肚子。
当然,以李增枝的地位和身份来说都不足以这么多年来从始至终暗中搞着这么大的动作而外界毫无察觉,他的背后一定有李景隆的支持,而且李景隆才是这贪污案最大的主谋。
回到京城的杨清将这件事悉数汇报给夜殇听,所以才有了现在的这次行动。
这次和上次不同,上次是漫无目的的寻找突破口,而这次则是带着目的来,杨清务必要在这里带回足够的证据。
也许现在说是证据都不太正确,杨清真正的目的,只是找到可以作为御前状告李景隆贪污重罪的当事人。
这样的当事人其实盱眙有很多,但真正合适的却不是很多。
杨清必须要尽可能找到愿意出头做这个高发者的人。
结果果然不出杨清所料,他走访了许多家,旁敲侧击还是开门见山的方法都用过了,但收效甚微。
其实杨清也可以理解这种情况,虽然心里免不了恨铁不成钢,但他清楚,这些人只是最普通的农户,虽然大明建国初期朱元璋这个贫农出身的皇帝将农民的地位抬到了社会最高层,但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事实证明贫穷的农民只是提高了社会地位毫无用处,他们该穷还是穷,该被欺负还是被欺负。
贫穷的人要对抗富贵的人,这是极其难的一件事,尤其是对方还是有权势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