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兄弟 (七)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兄弟 (七) (第2/3页)

。带去的商品价格翻了几倍,很快就被武士们抢购一空。

    中秋过后,商人陈好收拾银子,交付票号汇回。自己却没跟着大队一起回来,凭借敏锐的嗅觉他感觉到辽阳遍地商机。金山部南归,带来了大批的牲畜,辽阳的肉价一下子降低到比蔬菜还便宜。依靠武安国给他开的信誉证明,陈好找到常冒在辽阳开的罐头厂,订了大批肉罐头,等罐头都做好了,迤逦运回北平,冬天也就到了。

    “我就知道武侯不会亏待你,你小子就是机灵”!同座的商人周大成笑着骂了一句,“不过心太黑,有好处总是吃独食”。

    “我不是怕亏了本你们怪我吗,否则肯定得拉上几个,况且那地方冬天没菜,我也受老罪了”。赚了钱,心情正好,陈好笑吟吟地替自己辩解。

    “去你的,拣着便宜还卖乖,没菜,还没大棚,科学院那大棚什么时候不能出菜”?周大成笑着反驳。

    “那是北平,你们见过辽东的冬天吗,走在路上不带帽子,走着走着,耳朵就没感觉了,你还别拿手去捂,不小心拔拉猛了,耳朵就得掉下来。种蔬菜的玻璃大棚,人家那地方得垒火墙,周围用棉被或者毡子给包上,本钱大得没边。那菜除了官老爷和败家子,谁吃得起啊,价钱是肉的三、四倍。冬天草料不够,所有部落都在秋天杀羊,羊肉便宜得就像不要钱一般。你们知道值为个吃菜的事儿辽阳守备团的那个军官怎么骂手下的士兵吗”?

    “怎么”?

    商人陈好买够了关子,看大家都把注意力集中到自己身上,站起来,模仿着那个马贼出身的团长样子,指着大伙骂到:“妈巴子的,熊兵,熊兵,老子没见过你们这帮熊兵,你们到关内看看,哪个卫所能天天有肉吃,老子顿顿给你们吃肉,你们还来抱怨说伙食不好,要吃菜,他奶奶的,天寒地冻,老子上哪里给你买菜去!传令兵,去,让伙房想法整点蘑菇腿儿,黄花菜什么的,再这么吃下去,老子也腻歪死了”。

    “哄”,茶馆里一下子开了锅,古往今来,第一次听说当兵的吃肉还有吃腻的时候。有人不信地摇了摇头,反正自己冬天没在辽东呆过,只能随便听陈好在那里吹牛。

    笑了一会,大家各自归座,周大成小声问道:“陈兄,那肉罐头能不能匀我一些,咱们靠近坐坐,你开个价钱”。

    陈好等的就是这句话,笑着点头,“行,你要铁皮罐的还是陶罐的,铁皮的在夏天可以保证六个月不坏,陶罐封口用的是牛油大蜡,人家跟我说只能保三个月,冬天可以存得时间长一点儿,不过陶罐的便宜”。

    “陶罐,现在是冬天”!周大成当机立断。

    二人把手伸到一起,用袖子遮住,同座的人知道交易开始,不再闹腾,默默看着二人,只见陈好摇头,周大成皱皱眉,一会陈好又摇摇头,二人袖子口抖来抖去,终于谈拢价格,都高兴的舒展眉头,各自捧起眼前的茶碗碰了一下,干杯庆贺成交。

    “那个姓陈的为人怎么样,靠得住吗”?有人心动,低声向周围的茶客打听。

    “够精的,不过挺讲信誉,这些外来商人,能像他这样让武侯给写推荐书证明其信用的,不多”!

    武安国这三个字就像定心丸一般,听说武安国给他证明信用,商人们对陈好的印象又好了许多。陆续有商人走过来从陈好手里买货,或者打听具体情况。隔壁房间也有人闻听消息赶到,一会儿陈好就谈成了几笔买卖,收益明显是好于他的预期。默默算了算今天的进帐,陈好抬手扔给伙计个小元宝,高兴地大叫道:“掌柜的,今天上午这间屋子的茶钱都算我的帐,我请大家喝茶”!

    “好噢”!,屋子里一声喝彩。

    “谢陈老板”

    “陈老板发财,大吉大利”,伙计高声唱着,把好消息通知给这屋子的所有茶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