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卷 国难 第四章 故园(五)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卷 国难 第四章 故园(五) (第2/3页)

被帖木儿抓住。

    “不要低估对手的智慧。否则你将自食其果”,帖木儿对这个拍马屁的答案并不满意,沉声叮嘱了一句,将头转向长孙。四子沙哈鲁英勇且聪明,最大的缺点就是傲慢,否则将是帝国合适的继承人选。

    “我认为大明朝皇帝和文官会相信,因为他们向来只在乎皇帝的威仪,不在乎百姓的死活。但他们那里的几个名将不会相信,但是他们不信也没办法,因为他们那里文官说得算。何况自欺欺人的谎言向来比实话让人爱听”!皮儿.阿黑麻迎着帖木儿期待的目光,说出他想要的答案。

    帖木儿满意地点点头,对孙儿的睿智表示鼓励:“说得对,这才是为将之道。了解你对手,了解他所有的长处和短处。然后你才能找到他的破绽。大明朝不是没有能人,只可惜他们识人和用人的方法有问题。你们知道明春我们东进,挡在面前的主要对手都是谁吗”?

    “我知道”,沙哈麻在父亲面前不愿意被侄子比下去,抢先回答:“海上我们要面对的英雄叫振,他指挥着一只庞大的舰队。刚才父亲提到的那个云飞.邵和风随.叶也可能会给我们捣乱。而陆地上,我们第一个要面对的英雄姓蓝,他一生经历过四十三场战争。第二个英雄是燕王,他指挥军队……”。

    一个一个的大明将领被沙哈麻如数家珍一样背诵出来,听得罗恩伯爵目瞪口呆。这就是帖木儿帝国的真正实力,他们的情报工作无孔不入,他们像豺狼了解猎物一样了解自己的对手。有这样一个对手,对任何国家而言都是一场噩梦。他仿佛看到了东方那个国家,无数城市顷刻间毁于战火,就像河中地区与穆斯林世界曾经辉煌过的所有城市一样,顷刻间成为废墟,成为遗迹。

    “依孙儿之见,中国还有一个我们不得不提防得的敌人,他改变了整个大明”皮儿.阿黑麻笑了笑,接过叔父的话头进行补充,“他的名字叫安国.武,是一位公爵,西行来的商人口中,经常能听到关于他的传说。”

    “安国.武”?罗恩伯爵惊讶的在纸张上记下这个名字,沙哈麻与阿黑麻之间的帝国摄政继承人竞争局势非常明显,在帖木儿面前,阿黑麻敢提及这么一个自己从没听说过的人,肯定不是为了博瘸子一笑。瘸子喜欢听人赞美,但从不轻视敌人。隐隐地,罗恩觉得阿黑麻所提及的这个人,一定可以和前面沙哈麻提及的所有英雄相提并论,甚至在某方面的能力超过所有人。

    果然,听到武安国的名字,帖木儿神情瞬间一紧,沉思了半天,方赞同地说道:“这个人是个真正的大英雄。我原来想和那个二十余骑起兵,将蒙古人赶出自己故国的达.徐较量一番,可惜他死得太早。这个安国.武是个好对手,特别是他制造的那些火器,那是受到真主保佑的智慧”。

    这个人肯定是个大大的英雄,可以让帖木儿当作对手来尊重。罗恩伯爵在武安国的名字下重重地划了一道,准备将这个人的名字写信送回祖国。随着土耳其人扩张的征伐,东西方各国已经逐步连接在一起,各国之间的竞争也渐渐开始。这个世界不再是隔绝的世界。谁能在对手觉醒之前获得领先地位,谁将是整个世界的主宰。

    “父亲不必担心此人,他们的英雄向来是用来给国王杀的,恐怕这个安国.武也不能摆脱自己的命运”,沙哈麻大声提醒。在侄子面前,他一定要占住先机。

    “说得对,他们的英雄是用来给国王杀的,即使他们的国王不杀,我们也想办法让他杀。”帖木儿阴森森的话语让人遍体生寒。不知道是不是没有底气,他转眼间推翻了自己想和英雄一争短长的承诺。把精力转向策划一场阴谋,“让孟加拉湾诸国那些使者在送礼时一定努力称赞安国.武,摆出仰慕之态,告诉汉人的皇帝,整个穆斯林世界都在传诵安国.武的名字。”

    “对,让他们自己把手砍了。我们再用真主赐予的宝剑砍他们,父亲,我还有一条计策,可以让我们东征付出的代价更小……”。沙哈麻在帖木儿面前终于扳回一局,得意地看着自己的侄儿,说出了另一条“妙计”。

    “哈哈哈,好主意,我正打算这么做。哈哈哈……”,宫殿中传出帖木儿祖孙三代的笑声,惊起一群食腐肉的乌鸦,“刮刮”叫着向东飞去。

    “啪”!罗恩伯爵的笔第三次掉到了地上。

    初夏的柔风熏醉了大江南北,处处谯歌,处处渔歌,一派太平景象。邵云飞乘着一叶扁舟,自扬州府沿运河故道向北,仿佛穿梭于梦境之中。

    直隶地区其实很穷,虽然这里比起南方其他府县来已经算富庶。但若和北方那些新兴城市相比,这些天子直辖之地不过仅仅能让百姓温饱而已,离从容和体面还相差很远。这点从民宅风格上就看得出,沿途各地除府城外,百姓住的几乎全是茅屋和竹楼。让刚刚看过京城内遍地高楼的邵云飞很不适应。沿岸偶尔亦有一两所雅致的院落从邵云飞眼前漂过,不用猜,从高高挑起的灯笼上就可以看出那是致仕官员的府邸,与平头百姓无关。

    从安泰到建文,从尊崇理学到恢复周制,皇帝换了,口号换了,官员名字也换了,可底层的一切依然是换汤不换药。如果光看京城和扬州,大明朝的确已经富庶到“农夫蹑丝履”的盛世水准,可让各国来往使节叹为观止。可那仅仅是假象,不用走远,离开京城十四、五里,就有成群的乞丐蹲在马路旁,眼巴巴地等着天黑,天黑后关城门前那段时间是他们溜进城里的唯一机会。混进城,到餐馆酒楼讨一口残羹冷炙,只要不吃饭前被协管们揪住,遣送出城外,就有机会活下来,活到下一个傍晚的来临。建文内阁的所有功夫都下在了制造表面文章上,就像一个即懒又笨的婆娘,用全部积蓄用来买脂粉在脸上涂抹,出门前却忘了换件干净衣服,刚一抬手,胳膊肘子就从衣袖的破洞中露出来,惹得大家一阵嘲笑。

    比起更偏僻的农村,这条运河的两岸已经算是繁华之所,因为去年河道刚经过大规模拓宽,沿岸百姓有机会在工地上找到活,通过出卖体力来弥补官府搜刮后的亏空。海运兴起后,沟通中国南北的大运河逐渐丧失了昔日的功能,但武安国无意间的一个创举延伸了这条河南段的寿命,使其散发出甚至比以往更亮丽的光彩。

    淮河沿岸地区的治理花费了武安国极大的心血,为了这条灾难之河,他几乎被世间遗忘。淮河沿岸本来风调雨顺,虽然历史上黄河曾经数度向南侵夺,但对淮河两岸造成的威胁都不算太大。北宋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