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卷 第十一章 天问 (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三卷 第十一章 天问 (三) (第3/3页)

秘密,不要让人知道”。

    “是。属性誓死守密”,信使躬了躬身,倒退着走了出去。与燕王只相处了一会儿功夫,汗水已经湿透了他的脊背。“何苦呢,伴君如伴虎。博得一世富贵。也容易送掉小命儿。自己好好的不跟着郭大人,偏偏跟燕王身后。一念之差,咳……”。

    郭矮子并不矮,虽然好友们习惯戏称其矮子。特别是见识和手段,当世少有人能在其右。可惜这人最终走到了自己的对立面。燕王踱着步,在房间中慢慢思考对策。晋王这个答复并不算新鲜。在此之前,北平春秋上已经提出了这个口号,“不立宪,血战到底”,还有一群年青军官在声明下面签了字。不用想,朱棣也知道这些军官身后站着谁。虽然和郭璞等人一直保持着团结合作。但两派争执已经紧锣密鼓。不到万不得已,朱棣不想流血,一旦内部打起来,自卫军肯定大伤元气,反而给朝廷留下了机会。但让郭璞等人知难而放弃平等诉求,也不容易。毕竟眼下天下群雄打的都是这个旗号,无论他们是否真心。

    “难”!燕王朱棣眉头紧锁。拿不定主意。自从朝廷采取守势后,自卫军就没和讨逆军打过一场像样的战役。分界线上,双方之间零星交火时有发生,但那都是试探性交火。彼此寻找对方破绽的试探。耿炳文不敢北上,自卫军内部矛盾重重,无力南下。只能维持着一个不尴不尬的局面。

    晋王要护宪。如果自己何允文都被推翻了,他就顺理成章成为立宪皇帝了。好一个如意算盘。恐怕他这一闹,南边的蜀王,湘王,和西北的蓝玉都会响应吧。武安国呢。他和曹振想做什么?把爵士会分为两级了,改名叫国士院和平民院,什么意思?自己的实力,诸侯的作为,武安国和曹振的新鲜举措。一件件徘徊在朱棣脑海,让他心情烦躁。

    “王爷好像很愁啊,能不能让小僧帮忙参详参详”,门口响起一声不阴不阳的问候,让人听了直起鸡皮疙瘩。不用抬头,朱棣也知道谁来了,如果此人算天下第二厚脸皮,还真没人敢当第一。将燕王卖给了靖远军,过后却像没事人一样,三天两头往朱棣的临时居所里跑。这事儿全天下除了他姚光孝,没人好意思这么干。

    “大师前来,不知道是来帮我看风水,还是看运数”?燕王朱棣没好气的回答了一句,姚广孝私下发起的造神运动曾经蒙蔽了一批军官,但随着北平的《平等宣言》发布,燕王的天命论越来越没市场,这让朱棣对他十分失望。

    “看时局”,姚广孝嘻嘻哈哈地凑上前,顺手抓起书架上的一支毛笔,擎在手里,遥遥地指点江山。

    “行了,大师。看完了时局,然后再卖我一次,不知道这次大师准备把我卖给谁啊”!

    听了此言,姚广孝脸皮再厚,也不由自主地红了红。声音转低,有气无力的强辩道:“殿下,小僧几曾卖过殿下,那次是敌人凑巧,小僧策划失误。殿下怎能和他人一样怀疑小僧的忠贞。不信您可以修书给李增枝,他如果回信说内奸是我,小僧立刻自尽在殿下面前”!

    “行了,李增枝出了家,不问世事。可比你这个口念佛经,眼睛却死盯着滚滚红尘的花和尚高尚得多。两军之间的旧事,他当然不会说。”燕王朱棣冷笑一声,打断了姚和尚的辩解,口气慢慢转硬,“当年曹袁相争,魏武帝也将通敌密信全部焚了,永不追究。可日后有人不知道好歹,还私下动歪心思,姚大师啊,你可知道那些人后来的下场”?

    屋子内的气氛登时凝重,燕王朱棣满脸阴云,目光如电。姚广孝不再敢说笑,伸出僧袍,不住地擦光头上的冷汗。后退几步,躲到廊柱的阴影里,声音犹如鬼魅低吟:“小僧怎敢对燕王不忠,燕王的前途,即是我佛的前途。支持了郭大人,小僧能得到什么好处”?

    “你明白就好”,燕王朱棣转回自己的座位上,危襟正座。“说吧,你给孤王带来了什么好主意。”

    有些人,天生喜欢当奴才。给他些好脸色,反而会失去他的忠心,认为你没威慑力。姚广孝显然就是这种人,见燕王在位置上坐好了,轻手轻脚从柱子后的阴影里走出来,在桌案前恭恭敬敬站直了,低声说道:“小僧有一计策,却不是主上下不下得这份狠心……”。

    燕王朱棣长身而起。抬手,利剑出鞘,寒光四射,姚广孝的秃头和三角眼都映在剑身上,说不出得阴冷。“王者乃驭人之道,若无法收其心,不若先收了他的尸体……”

    “喀嚓”,半空中响起一个焦雷,闪电照亮燕王朱棣阴森的双眼。

    酒徒注:1、新浪读书频道推广,请读者大大们尽力支持。

    2、请费心点一下作者投票区,关于本书结束如何去做,酒徒需要你们的建议。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