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5 发展的典型?还没见成效呢(求推荐票!) (第2/3页)
在沿海地区应该已经比较普遍了。
县里确实有不少企业,纺织厂、丝厂、制衣厂、钢铁厂、药材厂、卷烟厂、农机厂等等各种类型的工厂,以前计划生产的时候,这些厂每年都会有不少的生产计划。
从改革开放后,包产到户全国快速推动,农村也不再集体生产,很多厂的东西,就卖不出了。
整个县里,唯一效益好的,就只有卷烟厂。
这几年还在不断地扩大规模。
刘春来记忆中,当初他跟赵玉军一起喝酒的时候,很多次赵玉军就在抱怨,太多人找关系想要进卷烟厂,等他以后如果还是考不上大学,再想进去估计就难了。
曾经的刘春来,也想进卷烟厂。
其他厂,都不行。
“股份制?”果然,听到这个,吕红涛皱起了眉头,“咱们这边,还没有出现这种,就连乡办企业都没有……”
“上面提出来,利用股份制,来弥补各企业发展资金不足,或是建立新的企业解决就业等问题……”
政策早就出来了。
而且也早下发到了各地。
可这是新事物,越是内陆的地方,这些方面步子越小。
“对。”吕红涛看着刘春来,点头。
“前几天,我去了山城一趟,了解了不少,那边这几年出现了很多乡镇企业,而且,城里面不少因为失去计划订单的企业,也搞承包或股份制改革……”
刘春来把山城的情况对县长介绍了一番。
他清楚,对方肯定也知道。
“这位,就是我们家具厂请来的技术总工,副厂长,为了让家具更好卖,把全部身价都压上,到了沪市跟首都都地方,生产了一套高档家具,也就是那套家具,在山城轻工局那边的展销会上,一天接了27套的订单……”
为了增加说服力,他把一直拘谨地坐在长条椅上的张昌贵介绍给了吕红涛。
吕红涛一听,顿时惊了。
站起来,对着张昌贵伸出了手,“欢迎欢迎,这是咱们全县引进的第一个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