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8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llskw.org
    第18章 (第1/3页)



                   汉代的京房先生

      干支的问题到了汉代京房的手中,就起了变化。

      汉代的人物与学风,在历史上是划时代的,那时不但阴阳五行,天干、地支及历法都达到了最兴盛蓬勃的时期,就连医学也是高潮和有成就的阶段。

      京房,这位专精理论天文的先生,大概觉得这一切历法上的问题,诸如五行、干支等,太杂乱了,所以把它们作了一个整理,统统归纳到一起,纳入《易经》学理的系统,后人称之为纳甲。

      因为汉代的医学非常昌明,阴阳家的学说也非常发达,京房先生这一套纳甲理论,也就自然而然搬进医学的领域中去了。

      到了宋代邵康节,就总其成著了《皇极经世》,更为包罗万象,充分发扬了。

                   宋元时代的医学

      现在言归正传,再来谈医学的问题。

      宋、元时代的一位大医师,名叫滑寿,认为《内经》中的十二经脉,应再增加包括任督二脉,而成为十四经脉。

      在宋、元时代,中医是中国史最灿烂光辉的时代,所谓子午流注及灵龟八法,都是那个时代的杰作。

      当时,更有金元四大家,即四大学派,影响了元、明、清三代的医学。

      在这些学派之中,有一派是以治脾、胃经为主,认为不论什么病,都应该先治理脾、胃,把胃强健起来,其他的毛病才能诊治。

      另有一派是以治肾经为主,他们的理论是水火既济的道理(肾属水)。

      总之,这个时代医学有所建树的原因,是因为医学融合道家学说,已经有了实际的施证成效。所以,滑寿大师才倡言道家任督二脉的重要,甚至要将任督二脉加入《内经》的十二经脉中,这也是医学的创新,是医学的发扬。

                   火神爷的附子汤

      说到各学派治病的方法,联想到了医生见仁见智的问题。

      就拿附子这味药来说吧!许多医生与病人,不敢轻易使用这味药,因为它的毒气颇重,一不小心就会闹出人命。

      在抗战时到达四川后,遇见了一位有名的中医,外号叫火神爷。

      这位火神爷家中常年不断地煮着一大锅附子汤,谁都可以喝上一碗。

      对于这一桩医案,我内心常感不解,到了峨嵋山,才因庙中僧人喝附子汤而有所契悟。

      原来峨嵋中峰大坪寺的开山祖师,当年初建山上寺庙时,受过许多困苦,在他饥寒交迫时,常在山中采集乌头来吃,乌头也就是附子。后来山上的僧众相沿成习,每年规定一日,全体僧人停食,只喝附子汤,以纪念开山祖师的艰苦奋斗。

      当大家喝附子汤的这日子来临时,附子早已入锅煮一昼夜又多了,所以大家年年都喝附子汤,但也没有死过一个人,于是我才恍然大悟:经过久煮的附子,可能毒性早已挥发殆尽,剩下的是增加热能的成分了,难怪火神爷家的附子汤大锅,也是日夜不停地在沸腾着。

      当然,这是属于药物学及化学的范围,我们只能提起注意,这一切都正待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llskw.org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