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八零章 让我当掌道御史? (第2/3页)
时站在文华殿上的官员中,出自科道的有一小半,这一小半人还能保持克制,但那一大半人当中,曾经挨过科道炮轰的人,却因为汪孚林之前痛斥钱如意等人的话而生出了共鸣,一个个站出来慷慨激昂地痛陈利害,要求严惩钱如意等人以儆效尤。除了一雪心头旧恨之外,张居正已经摆明了态度,张四维这个喉舌也已经跳出来了,再不痛打落水狗,今天难道白来看这样一场热闹吗?
看到这一面倒的结果,汪孚林在心里暗念成王败寇。如若今天是自己露出破绽,只怕也一样会被穷追猛打。然而,当看到左都御史陈瓒犹如又老了十岁那般疲态尽显,他忍不住生出了几分歉意。要说他回京之后陈瓒召见时,虽说训了几句,但也有好意的提醒,可他的回报却是先休假二十天,二十天之后又请病假一个月,现在更是又成了往科道言官这个群体身上捅刀子的主力。
可是,哪怕他布设下了陷阱,如若别人不往下跳,也不会有今天,可谁让有人就喜欢把他当成软柿子捏?而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已经不是他能够跳出来装好人的了,那样的话,他就不是利用这一起事情给张居正和冯保挡枪,而是明显的投机了。
眼下要装模作样扮好人,向万历皇帝求情,宽宥那些言官,至少得是三品朝上堂上官的层级,而不是他这种小角色。这其中,肯定不包括死了游七之后被人泼脏水的张居正和冯保,就不知道是谁有胆量撞在枪口上,用官职前程来博取科道言官群体的感激。
“皇上,颠倒黑白。危言耸听,这虽然可恶可恨,然则若是一味重罚,只怕科道言官从此心生忌惮。不复敢言事!”
当这样一种和其他人迥异的言论突兀传来的时候,汪孚林侧头看去,便认出了那个老人,正是之前任刑部尚书,如今取代谭纶的兵部尚书王崇古。在殿上的众多官员当中。王崇古的年纪仅次于左都御史陈瓒,此时毅然决然地站出来,颇有一种老成谋国的风采。然而,汪孚林知道在如今这年头,任何阻碍张居正的人全都是螳臂当车,而王崇古绝不愚蠢,反而该是个审时度势的智者,为何是他第一个跳出来?
“荒谬,难不成就放任此等人败坏风气,日后都察院和六科廊全都出些只敢盯着别人家里后院。成天禀奏些鸡毛蒜皮阴私的人不成?”
嘴里厉声反驳王崇古,张四维的心中却是转着无数念头。他不知道王崇古为什么选择就在眼下出来打擂台,在他看来,有自己的痛斥,原本安排好的某些人一定会知难而退,不复敢再拿着张居正和冯保毒杀游七的流言说事,如此一来,事情勉强就算是揭过去了,可王崇古突然维护这些言官,却是陡然让事情平添了许多不确定性。可他一贯非常信任王崇古。知道必定不会无的放矢,因此只能咬咬牙顺着舅舅的发言改变了既定计划。
一时间,就只见舅甥俩竟是你一言我一语针锋相对,到最后争得面红耳赤。直叫其他人插不进嘴,也不敢插嘴。
到了这份上,汪孚林终于品出了滋味来。就和他与汪道昆演了一出所谓反目的好戏一样,王崇古和张四维这对舅舅和外甥更加夸张,直接在这文华殿上便直接翻脸,只怕事后就算查出某些端倪。张四维只要一股脑儿全都往王崇古头上一推,那么便能避开一场政治猜忌,事后张四维在朝中失去强援,若再跟着张居正亦步亦趋,做一个合格的走狗,张居正只怕会越来越放心。
更绝的是,如果王崇古这个兵部尚书还没当多久便下台,赋闲,致仕,对于朝廷的威信来说也极其不妙,总还能多留一阵子,拖一天是一天。
今天还真是没白来……
坐在主位上的万历皇帝饶有兴致地看着堂堂次辅和兵部尚书在那吵架,瞧见王崇古提高了声音的同时,竟捋起了袖子,他更是目不转睛了起来,恨不得下一刻两人立刻扭打成一团。毕竟,这两位也是有资格参加经筵的高官,平时只看一本正经,道貌岸然,何尝看到过他们如同那些太监彼此争斗时那样你刺我,我刺你,恨不得掐出脑浆来?当然,太监争执原本他也看不见的,还是托张鲸的福,远远躲着看了两次热闹,却是绝不敢让太后和冯保知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