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图书馆里宅出来的大功德 (第2/3页)
皇陵里,再借口堆土掩埋历代先帝棺椁,董卓估计也会同意的——董卓只是想要钱,不是特地奔着大逆不道来的。竹简真埋到了气密性好的皇陵里,说不定还比放在外面保存更久,后世有考古学家有缘找到就找,找不到也算了,反正内容没有失传。”
李素最终便如此定下腹案,让甄家的人按照这个思路调度筹集人手。
蔡邕组织了上千个相对靠谱的太学生日夜抄写,甄家也出了一批抄书匠。
另外蔡邕刻的熹平石经,前两年甄家人为了卖书牟利只摹刻了几部卖得好容易回本的。这次也不顾成本了,把石经上的七经中,还剩三部没刻的统统刻了,到时候把木雕版运走。
整个工程半个月内要基本搞定,最多二十几天。
粗略算下来,需要抄的卷轴大约有十几万个,印刷雕版几千块,其余经蔡邕鉴定觉得重复的就不要了。被喊来抄书的太学生一天要抄三四张卷轴。
在这个过程中,李素也发现了卷轴书大量运输时的又一个难点,想着手改良一下。
不过,他才琢磨了一半时,却遇到了一些私事纠结。
……
八月初十,来兰台后第三天,蔡琰忽然找到一个机会,假借也帮父亲整理去巴郡所需书籍,趁着左右无人,把李素堵在一间藏书室中,左右再无他人。
蔡琰状态很是失落慌神,逮住李素就问:“师兄,你向大将军告假的理由,外面有些人都知道了。你……你是不是要娶甄姜,还是征西将军要娶甄姜你娶甄脱?就因为你跟我的婚约,不能公之于众,所以你要……”
李素心中一暖,连忙搂着妹子安慰:“想什么呢,跟我没关系,是征西将军和关将军张将军的事儿,我就是个牵线的。”
蔡琰眼神忽闪了一下,有些湿润:“你可是21岁的中郎将、马上就要再加一方郡守,对外却始终宣称没有定亲,甄家想联姻居然肯放过你?”
李素刮了一下蔡琰的鼻子:“那是因为我把甄家的示好彻底化解了,他家就三个妹妹年纪差不多能成亲、定亲,都被我安排得明明白白了,他们再也没有适龄的妹妹了,当然就没办法。”
蔡琰盯着李素看了许久,仔细揣摩李素的眼神,渐渐泪光莹然,相信他说的都是真的:“师兄你对我真好,我却不能做你贤内助,最近都帮不到你。
你这两天具体忙些啥呢,我帮你吧,以你身份之尊,总不用亲自抄写吧……再说你的字还是那副样,说出去别人都不信呢。”
说着说着,蔡琰表情重新活泼起来,似乎彻底走出了刚才的担忧和随后的感动,只能说十五岁的小姑娘情绪就是波动快,三分钟热度。
李素说着,拿过一些纸卷,把他这两天忙的活儿,示意给妹子看:
“我这两天在琢磨,要运十几万张卷轴去外地,殊为不易,就想能不能把书换一种装法,把卷轴的轴柄去掉,直接叠放,这样就不用卷成一圈了,存到箱子里时,占的空间也小几倍,不容易显眼。”
原来,因为雕版印刷术才出现两年,这个时代的书的形状,还没有彻底脱胎出老式竹简的演化惯性。甄家和其他所有书商卖书,都是跟后世那些名人字画一样,一个长卷轴,两端两个轴柄,如果卷的时候仓促,卷得很蓬松,就更占地方了。
可以设想一下,一张名画如果是卷起来的,要占多大空间,中间有多少空隙,而如果折叠甚至形成线装书,体积肯定小好几倍。
平时这个指标不重要,但既然李素要尽量低调地运走那么多书,体积就突然重要起来了。因为改成线装书之后,假设原来一口箱子运出去,里面只能藏两百个卷轴,现在说不定就是五百本书,在守卫兰台、东观的京城将领官兵眼中,乃至出城门时,都会低估数倍。
李素就跟蔡琰商量:“师妹,你会针线么?要是会的话,我们试试,把这卷书裁切成一段段一尺宽的窄页,原本八尺长卷变成八页,前面加一页封面,再用针线缝合起来。”
蔡琰虽然是文艺女青年,但乖巧女生都会的针线活儿,她当然也会,听了师兄的建议,她觉得这事儿挺好玩也很有意义,就帮着裁剪缝了一本书。
不过缝好了她也不满意,建议道:“既然都裁了,还只有这么薄一本拿在手上,怪别扭的,这是论语第一卷,三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