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733章 统治阶级才能学的历史课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llskw.org
    第733章 统治阶级才能学的历史课 (第1/3页)

    刘备虽然不尚繁文缛节,年轻时也习惯了戎马生涯。所以哪怕当了皇帝,出巡也是习惯骑马、带上一群亲卫部队。(当然现在也不算老,39岁)

    不过,因为蔡邕临时找他陈情,希望作为太傅,可以随行巡视,从此移居雒阳,暂时不回长安了。

    反正太傅也不用上朝,一贯以年老体弱告假。等将来刘备正式把朝廷迁过去,有事儿再请教他也不迟。

    考虑到蔡邕年事已高,刘备才改为乘舆出巡,他自己坐了一辆六轮的新式玉轼金根车,蔡邕也配了一辆车。

    刘备的车,装饰奢华,内部却未必多舒适,主要是要考虑到大汉的威仪,以气派体面为主,所以装修风格非常硬朗,不能跟原先桓灵时的銮舆差异过大。

    不过好在桓灵都不尚武,大汉已经多年没有皇帝武装出巡的卧车样品存世了。所以倒是给了将作监的工匠们一定的发挥空间,可以吸收结合李素发明的西域大篷车的技术优点。

    另外,皇帝坐的卧车,自古是叫“辒辌车”,没窗户为辒,有窗户则辌,秦始皇巡游天下用的就是那个,汉武帝武装出巡时也坐过。

    武帝死后,让霍光辅政,待遇极高。霍光死时,汉宣帝赐他葬礼如萧何故事、仿秦始皇以辒辌车载尸。

    不过自此以后,汉朝皇帝觉得这名字不吉利,便沦为了专门出殡运尸的载具。活人皇帝坐的“卧铺车”,只好另外取名。

    今天,刘备坐的车叫“玉轼卧辂”,已经跟诸葛亮之前在上党战役中造的水陆两用船差不多大了。车厢长达三丈六尺,横阔九尺,十六马拉车。

    车厢有前后四尺宽、左右一尺宽的回廊,廊檐里面有围壁。围壁里才是三丈长、七尺宽的房间,还分前后两段,各长一丈半。

    前面是处理政务的书房,后面是卧室。书房旁边还有熏香更衣之所,产生的秽物可以直接打开车厢底盖排污到路面上。

    不过,即使如此体面,刘备还是觉得不如李素给老丈人蔡邕造的车舒适——

    蔡邕不用讲朝廷体面,所以车子不带回廊,也不用飞檐斗拱的复杂雕饰车顶,但因此室内空间反而更宽敞舒服。

    书房也不用四平八稳很正派,偏处一角布局都行,也没那些摸起来碍手碍脚的硬朗家具。

    空出来的位置甚至还能把更衣室做得更大,实现干湿分离,摆个洗手台和泡澡浴缸,甚至连更衣用的桶都自带冲水。

    所以,刘备也就是在出巡的前两天,在新丰和灞上这些地方时,好歹还是关中平原,条件还不错,所以坐坐自己的玉轼卧辂,不舒服的话晚上也可以不睡车上。

    第三天过了华阴县,进入崤函道,崤山山区形势雄峻,每天生活起居只能在车上,刘备很快就嫌弃自己的车太形式主义了。

    于是他也不等到雒阳,每天到太傅的车上蹭听讲,美其名曰请教学问。

    刘备内心还忍不住感慨:特么的还是伯雅孝敬他老丈人的车舒服!这象皮里塞了海绵的座椅,比朕那硬得磕人的御座都舒服!

    正好,蔡邕出发之前,也跟刘备提过“统治蛮夷之地的关键,在于考据自古以来那些地方都属于华夏故土,制造向心力”这个思路。

    虽然刘备觉得李素更专业,但既然蔡邕也懂,就趁着赶路这几天,提前学习起来。作为皇帝,虽然不用亲自操作,但也该吃透这里面的学术原理,顺便看看是否真的有用。

    ……

    蔡邕显然是有点学究的,皇帝问他,他虽然要给出实用性的答案,不能掉书袋。但他还是利用太傅的身份,希望皇帝能自己受到启发,而不是被灌输,这样得到的新认知才更加彻底。

    刘备来请教他这天,巡游队伍刚好是在华山脚下略作游历,继续旅程。

    蔡邕耐着性子,就借助名山大川与上古神君的源流谱系说起,为刘备建立起深根固本的正统性认知基础:

    “自古正统之道,分属宇宙二途,六合弥漫无极为宇,古今绵延无尽为宙。

    当年孔孟、公羊倡‘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llskw.org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