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036.刘秀的土地兼并,史上之最!(4500字求订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1036.刘秀的土地兼并,史上之最!(4500字求订阅) (第3/3页)

   “就是因为他没有处理上一个朝代的烂摊子,直接把社会矛盾转嫁到了自己的宋朝。”

    “像这种处理问题的方式,那就叫和稀泥。”

    “别的开国之主都是想办法解决上一个朝代的遗留问题,”

    “而只有刘秀和赵匡胤这两个怂道皇帝,怂到骨子里去了。”

    “他们根本就不敢去解决上一个朝代的遗留问题,只能去愚弄和欺骗百姓。”

    “现在你还觉得,陈通去喷他们有问题吗?”

    ………………

    宋徽宗满嘴的苦涩,自家的老祖宗宋太祖赵匡胤是真不行啊。

    别的开国之主,那多多少少都解决了上个朝代遗留的最大问题。

    可唯独他的老祖宗那是把上个朝代的遗留问题给继承下来了。

    就是宋徽宗现在也觉得,赵匡胤时期的土地兼并情况肯定比崇祯时期要厉害的多。

    因为崇祯只是积累了明朝一代的社会弊病,

    而赵匡胤不但是接手了唐朝遗留的社会弊病,而且还加上了自己宋朝开国时期的社会矛盾。

    这个时候,他才感到陈通到底有多可怕。

    如此一个复杂的根本无法量化的问题,这家伙竟然就这么给解决了?

    而且都让他感觉到没有毛病。

    陈通这家伙的脑子到底是怎么长的?

    为什么你看问题的角度总是跟别人不一样呢?

    是不是你把什么问题都能分析出来?

    这就是多维分析的恐怖吗?

    …………

    刘秀此刻也被陈通的说法震撼了,现在他都根本没有勇气去跟崇祯时期相比。

    但他却永远不会承认,自己的土地兼并情况会是炎黄之罪。

    大魔导师:

    “就算像陈通所说,崇祯时期的土地兼并情况只是明朝一个朝代腐败崩溃的结果。”

    “而赵匡胤的土地兼并情况,是集合了两个朝代的社会弊病。”

    “但凭什么刘秀就是最差的呢?”

    “就按陈通的算法,那刘秀也应该跟宋太祖赵匡胤差不多啊。”

    ………………

    此刻李世民都笑了,你怎么有脸去跟宋太祖赵匡胤比呢?

    你这直接就承认不如崇祯了吗?

    看来,陈通说崇祯做到了爱民如子,那还真不是去吹捧崇祯。

    相比于有些人,崇祯还真是比他们做得好。

    千古李二(明主罪君):

    “你还有脸说刘秀跟赵匡胤属于一个级别的?”

    “那你也不看看刘秀是积累了几个朝代的弊病?”

    “你别忘了中间还有一个王莽的新朝,”

    “也就是说,赵匡胤只积累了唐朝和宋朝的社会弊病。”

    “而刘秀呢?”

    “他是积累了西汉,王莽新朝,以及东汉王朝三个王朝的社会弊病。”

    “你这土地兼并情况,绝对是史上最为特殊的一次!”

    “因为从来没有一个王朝像王莽的新朝这么短命,而且,还没有解决上一个朝代遗留的问题。”

    …………

    此刻,北周武帝宇文邕都是满脸的不屑,虽然大汉王朝给北方游牧文明带来了强大的心理压力。

    但不好意思,东汉的这些皇帝在他们眼中,那真是啥也都不是!

    用一句话形容就叫做:柔弱不能自理!

    最狠狼爸:

    “其实稍微懂点历史的都知道,刘秀到底有多拉跨!”

    “这让人一下把老底给揭穿了吧!”

    “积累了三个王朝的土地兼并情况,这个是史上独一份啊。”

    “刘秀的运气,那也是没谁了!”

    ………………

    吕后,汉武帝,武则天等人都笑了。

    陈通这么一番解释之后,大家对土地兼并的情况和等级简直了如指掌。

    如果崇祯是1的话,那么赵匡胤就是2,汉光武帝刘秀就是3。

    这简直就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呀!

    第一太后(炎黄第一后):

    “这回你还怎么狡辩呢?”

    “没想到被吹成千古一帝的刘秀竟然比宋太祖赵匡胤还烂。”

    “这绝对是炎黄历史上土地兼并的最高峰,没有之一!”

    “由此可见,刘秀的制度,那绝对是炎黄历史上最残暴的,也没有之一!”

    …………

    不!

    刘秀仰天怒吼,我可是你孙子呀!你就这么想让我死吗?

    咱们都是大汉王朝的君王,为什么你不帮我,反而要落井下石呢?

    这吕后不愧是毒妇啊!

    大魔导师:

    “陈通只比较了数量,说崇祯时期,土地兼并了一次。”

    “赵匡胤时期,土地兼并了两次。”

    “而刘秀时期,土地兼并了三次。”

    “可数量就能代表了质量吗?”

    “说不定,崇祯时期一次土地兼并的情况,就超过了刘秀的三次!”

    “这你又怎么说?”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