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七十六. 伏罗希洛夫 (第2/3页)
不同之处就在于服从命令听指挥,踩着其他红军高级将领的头往上爬,积极参与镇压军队高级干部的罪恶活动。他当众承认自己渺小而吹捧斯大林的军事天才,公开宣称斯大林是苏联红军的缔造者、组织者、鼓舞者,是‘我们星球上的最伟大的人物’......正因为他积极参与清洗红军将领,斯大林需要这种‘红色元帅’,所以他才能长期地保持住在党政军集团中的高位.......”
德军的将领们互相看了一眼,津津有味的听着。
王维屹却把这话题扔给了徳萨德:“徳萨德将军,你在为法国工作的时候,一定对这位红色元帅研究得非常透彻吧?”
“是的,我们仔细研究过所有苏军高级将领。”徳萨德丝毫没有谦虚:“伏罗希洛夫参与了苏联的几乎全部清洗。在苏联发生的1936到38年的大清洗运动中,当斯大林一手制造的血腥炼狱的大门打开之后,伏罗希洛夫就毫不犹豫地点燃了残酷镇压之火。他直接参与杀害的中级指挥员高达五千名。其家属还遭到非人的磨难。经过他批准逮捕和枪决的电文不计其数,其中著名的有哈巴罗夫哈克,布柳赫尔,答88号,审判;斯维尔德洛夫斯克,戈尔巴乔夫,答39号,准予逮捕;极地,北极区舰队司令。答212号,审判并给予应有的惩罚;第比利斯,古比雪夫、阿普谢,答344号,审判并枪决......还不止如此。连他最亲密的第一副手、副国防人民委员伊.费.费季科和上校副官兰戈沃伊遭到逮捕和处决前请求他营救,他连站出来为他们说一句公道话的勇气都没有......这说明他的良心早就在他的**死亡之前已经死掉了......”
徳萨德的大脑便如同一个资料库一般记得着所有的资料:“1938年11月29日,伏罗希洛夫在军事会议上作报告:‘在1937-38年红军清洗过程中,我们清除了四万多人;而在1938年十个月中,我们根据斯大林同志教导的‘学会重视人才、重视干部’的最高指示中,我们提拔了十多万名新的指挥员。”
“四万人,这都是苏军中最优秀的军官那。”王维屹也不由自主的叹息了声:“提拔了十万名新的指挥员?这十万人和被他清洗掉的四万名指挥员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如果那四万苏军指挥员还在,也许战争便不是现在这样的状况了......苏芬战争中,正是因为伏罗希洛夫的无能,以及苏军真正优秀军事指挥员的匮乏。才造成了苏军前期的惨败。现在好了,伏罗希洛夫居然来到了这里,这是老天都在帮助我们,就让我们为那四万屈死的苏联冤魂报仇吧!”
德军的将领们相视而笑。恩斯特元帅的这话可真的有些幽默了。德国人居然要为俄国人报仇。
王维屹有些不太明白,华西列夫斯基不可能不知道伏罗希洛夫的无能。而且伏罗希洛夫在苏芬战争结束后,在苏联最高军事委员会扩大会议上,总政治部主任梅赫利斯根据斯大林的意图在长篇发言中公开批评了他在指挥上所犯的错误。会议决定解除他所担任的国防人民委员职务,由谢.康.铁木辛哥继任,他改任为苏联人委会副主席。铁木辛哥承担了统帅部的指挥工作,朱可夫被赋予领导总参谋部的重任。
苏德战争爆发后,伏罗希洛夫被派往西部战线,但未能阻止德军的疯狂进攻。伏罗希洛夫被召回莫斯科,负责领导西北防线的防御工作;之后被派往列宁格勒,被分配担任检查莫斯科、伏尔加、中亚细亚和乌拉尔各军区内红军后备部队的训练工作。这些,无疑都是降职使用。
可现在他怎么会忽然出现在了正面战场,并承担起了如此前敌总司令员如此重要的工作?
认真的说,王维屹对于这一点是百思不得其解的。
而同样的,华西列夫斯基也一样对忽然出现的变化根本无能为力。
他是忽然接到这样的任命的,并且命令直接由斯大林同志签发,这让华西列夫斯基根本没有任何抗拒的机会。
如果让伏罗希洛夫去指挥一个师,甚至以个集团军,华西列夫斯基并没有任何的意见,以他的勇猛完全可以胜任。但是让他去指挥那么多的前线部队,这远远超出了他的能力。
“斯大林同志亲自签发的命令,我们完全无法拒绝,伏罗希洛夫同志已经到达前线了。”赫鲁晓夫对于来自莫斯科的这道命令也不知所措:“总司令员同志,您不用问我,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华西列夫斯基的眉头紧紧锁在了一起。他相信赫鲁晓夫并不知道内情,他现在唯一希望的,就是伏罗希洛夫能够按照自己制定的作战方针来走,而不是盲目的牺牲红军将士的生命来换取渺茫的胜利......
也许,这次换帅将成为战场上的一个转折点......
可是,华西列夫斯基又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