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百零八.战场上的爱情 (第3/3页)
们也不会和安普那一样的幸运......
他的目光落到了耶夫蒂娜的身上。如果没有这个俄国女人的帮助,安普那早就已经死了。看来,爱情的力量真的是强大无比的。
“好好休息,让医生帮你仔细的检查下。”王维屹平静了一下自己的心情:“至于你,耶夫蒂娜,我允许你留在安普那少尉身边照顾......啊,不,不是安普那少尉了,而是安普那少校......”
“您。您要晋升我为少校?”安普那长大了嘴:“元帅,我不配得到这样的荣誉,侦察营的战友们全部死了......”
“不,你配得到这样的荣誉。”王维屹坚定地道:“无论什么,都没有信仰的力量来的伟大。你始终都没有背弃自己的信仰,你始终都没有背弃自己的国家。安普那少校!”
是的,他用坚定的信仰度过了最漫长的时间......
......
这是一段战场上的传奇爱情,一个德国士兵和一个俄国女人的爱情。
其实,作为苏联的最高领袖之一的斯大林也曾经拥有过自己的爱情,那就是她曾经深爱无比的妻子娜佳。
他的妻子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死在了斯大林一手发动的大清洗中。
1937年春,德国秘密警察大头目海德里希和舒伦堡伪造了一份“重要情报”。并通过他们的间谍机构巧妙地把这份“绝密文件”送到了斯大林在克里姆林宫的写字台上。这份伪情报的内容极其简单:以苏联元帅图哈切夫斯基为首的一批红军高级将领不满斯大林的独裁和恐怖统治,正准备发动一次兵变推翻斯大林。斯大林仅以此为证据,就处决了图哈切夫斯基等。
应该说,斯大林大规模地清洗自有着客观的历史原因。当时。苏联处在包围之中。各种颠覆布尔什维克政权的阴谋活动接连不断。这种孤立艰难的处境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斯大林的判断力。但它给苏联党、军队和人民带来的悲剧、损失却是不容置疑的事实。
这其中也包括给斯大林个人造成了心理创伤。
斯大林发动的这场大清洗运动,不仅给全国带来了巨大灾难,而且给他的家庭和亲属也带来了莫大的不幸。早在1932年,斯大林的妻子娜佳在和他发生了一场口角后。11月18日当天夜里就用一支小左轮手枪自杀了。
这件事虽然是因为在招待会上饮酒问题上引起的,但事情的实质却反映出斯大林的妻子对他制定的某些政策及其粗暴行为的严重不满和抗议。当她听到在农业集体化运动中。由于强迫命令,许多人被拉出去枪毙,不少人被迫害致死;在联共中央,她所尊敬的斯大林过去的战友一布哈林、李可夫等人,由于对建设社会主义的方针路线和她的丈夫持有不同意见而挨整,她再也不能忍耐下去了,因此采取了这种愤懑的激烈行动。
妻子的死,对斯大林来说是一可怕的打击,使他的心灵变得如此空虚......
以致失去了对同志、对朋友的信任。尤其是妻子留给他的一张条了更伤害了他的感情,使他感到气愤。条子上充满了对他个人以及对一些政治问题的申斥和指责,当时正是农村为使农民加入集体农庄而出现的强迫现象最严重的时候,她从同学和朋友中听到一些残酷无情的传说。她感到惊骇,就怪罪于他,对斯大林来说,被他视为“最亲密和忠诚的朋友”的女人留下的这张最后的条子,是一次毁灭性的“背叛”。
他悲痛欲绝,在举行遗体告别仪式时他走近棺木站了一会儿,突然用双手推开棺木,转身走了。他甚至没有去参加葬礼......
......
站在办公室里的斯大林,手里拿着一张照片不断的看着,照片上就是他的妻子娜佳。
这个时候有人敲了下门,斯大林收好了照片:“进来。”
进来的是朱可夫元帅。斯大林发现朱可夫面上的神色并不好看:“马利诺夫斯基失败了吗?”
朱可夫艰难的点了点头。
当印证了自己的判断后,斯大林却并没有显得如何愤怒:“我们的损失大吗?”
“非常大,斯大林同志。”朱可夫的语气低沉:“尤其是15个游击大队,被歼灭了10个,正规军的损失也很惨重。马利诺夫斯非常自责,并请求您给予他严厉处分。”
“处分也改变不了局势。”今天的斯大林一反常态的似乎非常宽大:“让马利诺夫斯基同志抛下包袱,重新工作吧。告诉他,不要担心害怕什么,也不要有任何的思想负担,现在莫斯科需要的是他们的忠诚。”
“是的,我会一字不漏的转达的,斯大林同志。”朱可夫轻轻的舒出了口气,毕竟马利诺夫斯基还是非常勇敢的一名将领。
但现在的问题是,莫斯科在德军强大的攻击下又还能够坚持多长的时间呢?
这个问题没有人可以回答他们的!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