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初见‘大江’ (第2/3页)
在认真的解释,两人就这样一问一答。
江大有也没有把李天南当成一个孩子,毕竟能够在半个月内卖出几百万货的人。
“这样的话,超市的前景会越来越不乐观?”
“会受到一些影响,不过如果找准定位,也是一个机会。”
“什么样的定位?”
江大有瞬间来了精神,他就想听听年轻人的想法,还有那个什么互联网思维。
“普通商品的销售数量必然会减少,不过网购也有缺点,那就是不能及时到达,最快也要一两天,时效性商品将来应该会占据超市的主流。”
“举个例子。”
“比如蔬菜生鲜,都属于时效性产品,绝大部分都很难从网上买,不仅因为时间长,而且运输成本也很高。”
现在的冷链运输,基本都属于大宗商品,而且网上卖这些的也很少,只有一些比较罕见的东西。。
比如狍子肉,鹿肉,鳄鱼肉之类的非主流。
价格很高!
其实超市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主要是江半月家里的超市太小,而且只有几家,没成规模。
这种小超市,不能说一定被淘汰,但是在互联网时代,受到的影响肯定是同类别最大的。
江大有陷入了思考当中。
刘月已经带着李依依出门了,说是在小区逛逛。
“这个思路我觉得可行,但是我没做过生鲜,而且成本也会很高。”
“江叔不准备做传统超市了?”
李天南本意是想让江半月老爸转换一下思路,把超市产品的侧重比例重新搭配一下,没想到听这话的意思,是想干了。
“确实是没什么利润了,那些大超市把客流量全部引走,小超市想要盈利太难。”
“临走的时候,我爸跟我说了,家里找江叔借了一笔钱,这两天我就可以还给您。”
“不不不,不是借,是货款,别听你爸在那边瞎说。”
江大有赶忙否认,在他看来,李家资金刚刚缓过来,自己这个时候要钱,不是又把对方推到了火坑,怎么也得缓几个月,自己这边实在坚持不下去了再说。
“江叔,我家资金暂时没问题了,您这边的事情比较重要。”
“我这边啥事没有,一年几千万的流水,在乎那百儿八十万的?”
李天南:“……”
流水几千万,百儿八十万现金就不重要了?
自家厂子每年流水也两三千万,结果差点被四百多万的订单压死。
这就是小企业的悲哀,抗风险能力极低,行情好的时候看起来风光,遇到一点压力就扛不住。
“要不这样吧,江叔想做生鲜,我家投点钱,加上您之前借的一百三十万,投三百万给您,其中两百万按照股份来,怎么样?”
因为第一批发了三十万的货出去,李天南也给去掉了,不然江大有这边肯定不答应。
“这么多?你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