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8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8章 (第2/3页)

要走三四天。如今乘汽车,一个多小时就到了。在瓦窑堡紧紧张张的活动了一个上午,饭后没有午休,齐心老人一行又出发北上了。路上,随行的人想让齐老在车上休息一下,便谁也不再说话。

    车窗外面,是连绵不断的陕北丘陵沟壑。由于天旱,山坡上的庄稼还掩不住地皮。冬春那种黄褐色的色调,仍然无穷无尽的呈现着。其实这也是陕北特有的一种色调,是走遍全中国再也寻找不到的。这种色调,同当年红军和八路军的灰色军服相匹配,形成了一个时代鲜明的色彩特征。在经过那个年代的人们看来,这是人世间绝无仅有的最美妙、最和谐的色调了。镰刀斧头的红旗和战士头顶上的红五星点缀在其间,像山坡上盛开的山丹丹花一样耀眼夺目。难怪会有那样美妙的歌谣产生在这片土地上:

    一杆杆那个红旗哟空中飘,

    跟上哟呵共产党把革命闹,

    山丹丹那个花开呀红艳艳;

    咱们的队伍一心要共产……

    年轻人都睡着了,齐心却毫无倦意。老人家依旧陶醉在对历史的回忆之中。绥德的山川草木在她眼里都是无比的亲切。绥德城外蜿蜒而来的无定河,她当年曾经在河边散过步。绥德城周围的山梁山峁,她都感觉到熟悉。她当年曾经登上著名的雕山去看过东方红,太阳升的景象,也体验过落霞与群雁齐飞的诗情画意。城东城西的秦太子扶苏墓和秦大将蒙田塚为这座边塞小镇增加了历史的神秘与厚重。绥德这座古城,在齐心老人的心中是美丽而神圣的。这里是她告别母亲和姐姐由太行根据地出发,经过千辛万苦到达陕北时的第一个落脚点,以后又是她以调干生的身份参加工作,肩负起革命重任的地方。如今的绥德可是变化不小。车子刚要出城,无定河上这座雄伟的千狮桥已经把城乡连接在一起。绥德城变大了好几倍,也洋气了好几倍,四通八达的绥德,是连通甘宁蒙晋的枢纽,总是得风气之先,因此绥德人的观念变得最快,衣着也是在陕北各县最时尚……

    离开西安刚刚两三天时间,新鲜的事物令老人家应接不暇,一再说很受教育和鼓舞。

    车窗外面,一座雄伟的铁路桥正在建设中,大桥两边的隧洞,已经挖通。这个景象吸引了齐心老人,她合上笔记本,问身边的同志:

    “是通往榆林的铁路吗?”

    “是的。由延安到榆林,正在加紧施工,明年六月要完成铺轨。”

    她听了十分高兴,说:“习老要是知道了,一定会很高兴。他在绥德工作过,深知交通对于陕北的重要。山区有了铁路,商品经济就活了,市场才可能繁荣。”

    经她老人家一说,大家都开始注意窗外的铁路建设工地。谁也没有了睡意。

    “说到修路,我就想起了当年的一首民歌,”齐老突然兴奋地笑着说:“那其中也唱到了修路,说三十里铺来遇大路,拆了戏台修公路。”说着老人笑得十分开心。

    “唉,你们谁会唱这首民歌?我爸爸可喜欢听这首歌哩,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