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0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20章 (第2/3页)

该把‘王震将军’改成‘彭德怀将军’就好了。”

    那个人立即说:“对,是彭德怀将军。我们老人就是跟上彭德怀将军东杀西战,土地革命站过岗,解放战争扛过枪,抗美援朝渡过江,困难时期开过荒,‘文化革命’吃过糠。”

    那个自告奋勇地歌者,他的话也不知是真是假,一下子把大家都逗乐了。但你仔细一想,他的顺口溜,也正好概括了陕北人民对革命的贡献和人们六七十年代生产生活的困难状况。

    我们陕北农民中有一句很自豪的话,说:“要知朝中事,且问乡里人”。这句话的意思,不是说农民是圣人,是先知先觉,什么都懂,而是揭示了“朝”与“民”之间的关系,应当是同呼吸共命运的关系,是命运一致、息息相关的共同体。党和人民的关系更当如此。我们的前辈,特别是由战争年代走过来的第一代共产党人,他们是深知这种关系的重要而如同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地处处维护着甚至是呵护着这种血肉的联系。这就是习仲勋当年能够在炮火连天的战争时期关注到土改中左的偏差,而毛主席对他的意见和建议那么重视的根源所在。实践证明,当一个政党在全神贯注地关怀着人民的情感与幸福,并无条件地为之操劳,为之努力做事的时候,人民才会视领袖为北斗星,为太阳。毛主席及其他所领导的那一代共产党人无愧于人民的称谓。这就是我们今天走进革命老区的群众之中,问及那些亲历了当时历史的老人们和他们的后代所能够感受过的一种难得的真诚敬仰和无限怀念的情绪。

    这就是我们随着齐心老人行走在陕北大地上,站立在她和习仲勋曾经工作、生活和战斗过的村落和群众中时,强烈地感受到了的一种来自人民心中的情感。这其实也是今天,人们仍然不放弃并对新中国的热爱和对社会主义拥护的一种最基本最原始也是最重要的感情的基础。

    听另一位老人回忆道:“开会前后,还在河对岸的碑坪上唱了山西梆子。”说着,指着对面一片柳树,“戏场就在那柳树林子里,咱们习书记和许多领导跟大家一搭看戏来。”

    齐心老人十分感动,想不到时间过去了50多年,人们还记得这么真切。可见那次会议,在农民的心中有多么重要。贫雇农从此分得了土地,地主、富农也不至于像一些地方那样,被“扫地出门”或吊打而死。这都是关乎老百姓身家性命的大事情,说明我们的政策,符合人民的利益。她又记起了,就在参加完杨家沟会议不久,仲勋一连好几天下乡调查研究,就如何克服土改中出现的“左”的问题给党中央、毛主席起草电报稿的情形。

    “他当时下乡调查回来早已是人困马乏,但连饭也顾不得吃,就爬在桌上挥笔疾书。问他话,他也不言语,只是埋头写着。后来才知他是在给中央和毛主席草拟电报稿,电台的发报员就在门外等着。是一份加急的电报要连夜发出去的,同时还要同马明方和马文瑞交谈。不一会儿明方和文瑞也都连饭都顾不得吃完,就端着饭碗来到我们住的窑洞中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