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第3/3页)
当地的干部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造了人间奇迹。治沙成绩突出,受到联合国表彰的那位植树能手牛玉琴,就是靖边人。牛玉琴在沙漠里植树造林的故事,使齐心老人深受感动。在看了电视剧《牛玉琴的树》后,她深有感触地说:“陕北的农村妇女真了不起,牛玉琴就是新时代的刘嫂子。干革命、搞建设都离不开她们。”正是因为有了各级党政组织的领导,有了无数个像牛玉琴这样的无私无畏的奉献者,有了人民群众的劳动和创造,才有了眼前的绿色奇迹。齐老的心情非常激动,她一再说:“我们此行,不光是了解历史,对现实情况、人民生活、经济发展状况,也要关注。习老对这些情况很关心,回去我一定要向他介绍老区人民生活和经济建设的巨大变化。”
■大哉小河村
6月13日晴。此次途经靖边目的地,主要是要到小河村去。在陕北,像小河这样的山村不知有多少。但小河村却成了天下皆知的地方。原因就是毛主席、周恩来副主席曾经在这里居住,指挥撤离延安后的三战三捷,并且召开了一次重要的军事会议,历史上称之为“小河会议”。习仲勋参加了这次重要会议。
写到这里,心中涌起一个强烈的念头,就是中国革命中,党的许多重要的会议召开的会场,真是千奇百怪。从1921年党的一大,开始在上海一户人家开,后被迫转移到嘉兴南湖一条游船上开。结果为会议增添了更多的传奇色彩。小河会议,如此重要的一次军事会议,足以载入党史、军史的一次会议,却是在一个窑院大树之下搭的凉棚里召开的。凉棚借着树身,又栽了三根柳椽,上面盖了些树枝和蒿草。四面透风,摆上几张小桌、几条凳子,会场就布置完了。没有一条横幅,没有一幅标语,更谈不上什么主席台、名签、麦克丰什么。大家聚集起来,围着桌子坐在一起,屁股下面的凳子也是从老百姓各家临时借来的。五花八门,什么样子的都有,在这样的会场,人们开了整整三天会,吃饭的时候,会场很自然地就又变成了饭堂。人们谈话,原本就需要保密,因此,也不需要扩音和录音设备。人们抽烟也不怕呛了,风从四面来,烟由八方去。真是自然空气净化,优点多得不得了。
坐在这个凉棚下开会,最高兴的人当然是毛泽东。昆仑纵队刚刚摆脱胡宗南大军的围追堵截,大家称之为“脱险”,毛主席却风趣地称之为牵着牛鼻子的“军事大游行”。而这次凉棚会议,却是要讨论全国转入战略进攻的重大问题。布置全国各战区的协同作战,这样重大的议题,毛泽东是驾重就轻,谈笑风生。首先提出了对蒋介石军事斗争计划用五年结束的大胆设想。这是振奋人心的,又是令人难以致信的。
“五年结束战争怎么样?大家说?我看时间足够了。”
毛泽东的神掐妙算,总是出乎常人的想象之外。习仲勋同在座的每个人一样,大家对毛主席的敬仰就是在这样一次又一次的出人预料的神掐妙算之中建立的。这在许多年之后,都没有丝毫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