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第2/3页)
在陕北,大家是又高兴又不安。毛主席、党中央还同边区的人民在一起,这极大地鼓舞了边区军民的斗志。那时为了保密,毛主席化名李得胜,中央机关命名为昆仑纵队。但国民党军胡宗南还是很快知道了毛主席换在陕北。于是大兵围追堵截,这又令人们对毛主席、周副主席等领导人的安全担忧。敌人怎能想到,我们的毛主席会带着这样一支小队伍,同他们近距离地周旋,坚持在陕北指挥着全国的人民解放战争。这的确是人类战争史上的一个奇迹。”
也就是在这个闭塞的小山村,毛主席、党中央住了45天,同当地群众结下了鱼水深情。旧居中有一张珍贵的照片,是毛主席坐在院子里的一棵杏树下,同房东一家大小吃饭的情景。那时候,没有围墙,院子里摆了一张小方桌,两边放着木条凳。毛主席面南背窑而坐,可以看得见不远处小河湾里的柳树林子。房东家的两个孩子坐在他的两侧,对面是中年的男房东。大约是在正午,天气有些炎热,人们都敞着怀。那情形看着就像一家人在安闲地用餐,大家共同夹着摆在桌子中间的两碗菜,实在令人感动。村子的对面,有一个极小的山沟,村民叫旮旯沟,沟里长满了高大的柳树,毛主席曾在那里给群众讲过话。
■前委扩大会议
1947年7月21日至23日,中共中央在小河村河滩石窑院外面召开了前敌委员会扩大会议。中外研究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战史专家都认为,这次在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召开的高干军事会议,是中共党史上一次重要会议。眼下,齐心同志来到了当年开会的地方。石窑和院子依然如旧,当年搭棚的那棵老槐树已经不在,原址上长出了一棵小槐树。据村里老年人回忆,当时天气很热,开会的人又多,没有一个适当的会议室,周副主席就提议在院子里,依着这棵大槐树搭了个凉棚,放上桌椅,就成了很不错的会场。
这个回忆显然又是一个版本。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那就是这次至关重要的会议的确是在“凉棚”下召开的。人的记忆,往往是即可靠,又不可靠。同样的一件事情,今天发生,明天让几位当事人来回忆,也会不完全一样,因为人处的角度不完全一致,所关注的现象也就不会相同,反映在记忆之中,就会有所不同,更何况发生在几十年前的事情。而艺术的逻辑推断和合理想像,往往更接近于真实。值得提到的是,小河会议召开二十多天之前,刘伯承、邓小平根据毛主席党中央指示,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四个纵队12万余人,于山东省的临濮集至张秋镇150公里的地段上,一举突破黄河天险,挺进鲁西南,发起了著名的鲁西南战役,由此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这是毛主席运筹帷幄的重要一着。没有这一着,当年也就不会有小河会议了。同时这也是毛主席冒险留在陕北的一个重要伏笔。就是要让敌人无法从陕北以至西北抽出手去支援鲁西南。这也才有周恩来在小河会议上总结人民解放军在第一年取得的成绩,在分析敌我双方力量消长趋势时,自信地指出:“敌军在建制、人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