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靡靡之音,席卷而来 (第2/3页)
清纯似水,婉约动人。
在这个还没有无线电广播的时代,在报纸上打广告是最常见的宣传方式。
以往百代出唱片,也会刊登广告,无非是“新片到货,欲购从速”等等介绍性文字。
这一次的广告创意来自于林子轩。
流行歌曲和以往的戏曲唱片不同,除了歌曲本身外,还要凸显歌星的作用。
也就是要捧歌星。
否则大家光听声音了,不认识谁唱的,那不是白忙活了。
在这个年代,歌星无法依靠唱片赚钱,灌制唱片是一次性的酬劳,没有分成。
也就是说,唱片卖的好坏和歌星没有任何关系,歌星可以通过其他舞台表演来赚钱。
这要从唱片行业的成本和利润说起。
以百代唱片为例,它在中国有自己的唱片制造厂,能够在中国制造唱片,一张唱片的材料成本大约在两角左右。
主要的花费是给演员的薪酬上。
按照此时的市场行情,戏曲名角灌录一张唱片的薪酬是500块到1000块不等,因人的名气而异。
到了三十年代,薪酬继续上涨,百代公司给戏曲名家余叔言开出的酬金是每片5000元。
这是什么概念?
林子轩写《射雕英雄传》,稿酬是千字三块钱,他花费大半年的时间写完一百万字,得到的稿酬是3000元。
这个年代银元的购买力还是很强大的。
举例来说,林子轩给平禁亚开出的工资是每月180块,一般的编辑每月80到120块不等,中小学教师工资是40块左右,打字员月薪是30块,办公室秘书最低50元。
在上海单人租房每月六块左右,吃饭包月需要十块钱,下馆子的话一顿饭花不了一块钱。
坐黄包车更便宜,也就是一两角钱。
一个单身汉,如果一个月有40块钱,就能在上海过上不错的生活。
由此可以看出,灌录一张戏曲唱片五千块是多么高的薪酬,当然这是对于顶尖的戏剧名家来说的。
相对于戏曲名家,歌星的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