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文坛论战的兴起 (第2/3页)
诗作质量上乘。
如果他是一个扶不起的阿斗,也不会有人出言支持了。
这场论战呈现出一边倒的态势。
虽然创造社成员,如成仿伍、张资评等人力挺郭沫偌,可惜被淹没在批评的大潮中。
最终,郭沫偌黯然返回日本,这场论战才渐渐平息。
通过这场论战,林子轩做实了新诗奠基人的称号,文坛也算有他这号人物了。
上海私立复旦大学甚至邀请他到学校演讲,任客座教授。
这是民国时期的一种普遍现象,大学会邀请一些社会名人,或者在某一方面有突出成就的人才到大学讲课。
客座教授不占用学校教师的名额,也不用按时上课,按照上课的次数付费。
一般来说,一节课大约五块到三十块不等,要看受邀请者的名望而定。
林子轩答应了邀请,却没有时间去讲课。
他其实并不怕讲课,就算不讲新诗,也可以讲讲《三国演义》,或者是《红楼梦》。
他在后世喜欢看《百家讲坛》,对易仲天的《品三国》和刘新武的《揭秘红楼梦》很有兴趣,每期必看。
等到有时间的时候他可以用来冒充文化大师,当然前提是他要仔细研究一下这两本名著,否则很容易露馅。
林子轩正在忙着创办电影公司,首先是购买拍摄器材。
在这个年代,电影拍摄器材被垄断在外国人手里,他又不可能派人到国外购买,只能让上海的洋行进行代购。
洋行是指外商在中国从事贸易的代理商行。
在18世纪60年代兴起散商贸易,随之产生外商代理行号。
1840年以后,外商在中国的洋行日益发展,是外国对华进行经济侵略的重要工具。
在1911年之前的16年当中,包括棉纺、采掘、冶炼、食品、造船等资本在10万元以上的外资企业共计120家,资本额近1亿元。
有的企业资本在百万元以上,某些企业资本甚至超过千万元,数额之大,表明了洋行企业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