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默默的情怀 (第2/3页)
在这个年代,新闻界议政之风盛行,从西方传进来的各种思想、主义都有市场,比如民主主义,无政府主义等等。
林子轩不愿意触碰政治,他内心里对此有很深的抵触。
然而,如果拒绝了胡拾,这份交情恐怕就淡了。
他倒不是害怕胡拾,而是以前胡拾帮过他,这就是人情,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他把胡拾的主张认真的看了一遍,发现除了过于理想化,不符合中国的实际外,倒没有太大的问题,重点在于知识分子和社会精英参政议政的权利。
在北洋政府统治时期提出这个主张颇为大胆。
老实说,北洋政府其实就是军阀统治,也就是军人干政,胡拾的主张则是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完全是两码事,根本行不通。
事实证明,1922年9月,在第一次直奉战争中获胜的军阀吴佩浮成为北洋军阀的首要人物,操纵政局。
他为了不被国人认为是军人干政,就推行了胡拾提出的“好政府主义”。
于是,以王宠晖为国务总理的“好人政府”成立,但这个政府不过是吴佩浮的傀儡罢了,只存在72天就夭折了。
所以说,在这个时代主张资产阶级改良只是一种理想。
除了知识分子参政议政这一点外,林子轩没有在这份政治主张中发现什么危险的东西,就给胡拾回信,认同了这份主张。
并婉言指出时局艰难,这种主张怕是难以实现,至于胡拾听不听,那就没法管了。
客观的说,这是一种社会的进步。
林子轩明白,如此一来,他或许就会被人分门别类,套上某个圈子的名牌,而同另外的圈子隔离开来,但这是没办法的事情,你不能谁都不得罪,墙头草的结局一向不怎么好。
何况他还和鸳鸯蝴蝶派亲近,写着通俗小说。
如果被人知道他还是《寻秦记》那种********的作者,恐怕会跌碎一地的眼镜。
在民国的文坛林子轩也算是奇葩的存在了。
给胡拾回信后,他想了想,又给陆小蔓写了一封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