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猴戏 (第2/3页)
和动态美,并把武术技巧化于武戏表演之中,创出了“张派猴戏”。
以张派猴为代表的海派猴戏重在细腻和灵巧。
他在上海共舞台创排《西游记》,从悟空出世一直演到被压在五行山下。
其中《水帘洞》里耍双鞭,出奇制胜,技艺纯熟。
林子轩首先找的人就是盖教天,毕竟大家都在上海,比较方便。
盖教天看完剧本后颇为犹豫。
如果是在舞台上演出,林子轩在下面拍摄,那无所谓,他能演好,但这次的电影不是在舞台上演出,而是需要生活化的演出,还要录制声音。
这就让他犯难了。
林子轩给的薪酬很高,可他担心自己演不好,从而坏了名声,为了稳妥起见,他拒绝了。
林子轩知道这些京剧名家都有所顾虑,对电影这种艺术形式颇为担心,不愿意冒险尝试。
可请一个籍籍无名的演员来扮演孙悟空和请一位京剧名角来扮演孙悟空,那造成的轰动效果是完全不同的,所以他宁愿多出钱也要请一个有名气的人。
尤其还牵扯到能不能把孙悟空演好的问题,名角们的功夫是有保障的。
他来见杨晓楼并不是真的邀请杨晓楼来演孙悟空,那不现实。
一个是杨晓楼是北方人,不可能一直在上海呆着。
拍电影至少需要几个月的时间,大家都耗不起。
此外,杨晓楼的名声太大了,年纪也有四十多岁,林子轩不是请不起,而是万一在拍摄过程中出了什么意外,他不好交代。
他想请杨晓楼介绍一位猴戏行家,名声不要那么大,但猴戏功底一定要好。
如果是杨晓楼的弟子那就更好了,到时候可以用这个做噱头,相信能吸引到很多观众。
杨晓楼是安徽怀宁人,出身梨园世家,父亲杨悦楼也是京剧名家。
他和梅兰方、余叔言一起并称为“三贤”,是京剧界的代表人物,享有“武生宗师”的盛誉,是杨派艺术的创始人。
他为人比较和气,花了不少时间看了《大闹天宫》的剧本,听林子轩讲拍摄有声电影的事情,露出很有兴趣的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