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布卢姆斯伯里集团 (第2/3页)
到了效果,他相信会有更多的人加入到有声电影的行列中来。
他现在要做的就是把《津门大侠霍元甲》和《日出》送到美国去公映,刚好道格拉斯希拉也要回美国了。
这位美国人在上海呆了半年的时间,这是一段非同寻常的经历。
他回到美国后就不会去打杂了,而是会投身电影行业,准备拍摄电影。
林子轩对此表示支持,在好莱坞有一位自己熟悉的导演无疑是一件好事。
他甚至会提供资金支持,有了这种关系,以后明星电影公司的导演可以到好莱坞学习,演员也会有机会参与到美国电影的拍摄之中。
从长远的角度考虑,这笔投资非常划算。
林子轩把道格拉斯希拉送回了美国,在英国伦敦,徐至摩正准备出席一场重要的聚会。
徐至摩来到英国已经有两年了,他除了学习外,尤为喜好结交英国的社会名流。
1921年4月,经英国小说家狄更生的介绍,他进入了剑桥大学的国王学院学习政治经济学,在这里他结识了不少英国学者和社会名流。
比如英国汉学界的卞因,魏雷、翟理丝等人,他还曾拜访过英国著名诗人、小说家哈代和新西兰文学的奠基人曼斯菲尔德。
这成了他回国后增加身价的资本,总是在文章中提及这些人的名字。
1922年8月,他离开剑桥大学回到伦敦,继续在英国的上流社会游荡。
在9月份,他接到了一份重要的邀请,这是一份诗歌朗诵会的邀请。
在欧美地区,诗人写诗并不是像中国诗人一样闷头写诗,而是在诗歌创作的过程中会邀请亲密的朋友或者相熟的诗人小聚,在聚会上朗诵自己的诗作,供大家欣赏。
在这个过程中大家可以对诗作进行讨论,也有利于激发诗人的灵感。
这是英国文坛常有的事情。
这份邀请之所以那么重要,是因为邀请人叫做弗吉尼亚伍尔芙。
在英国文学界,没有加入以弗吉尼亚伍尔芙为代表的布卢姆斯伯里集团,就不算进入英国文学界的圈子,她是伦敦文学界的核心人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