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返回

第三百一十八章 永远不要低估一位小说家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百一十八章 永远不要低估一位小说家 (第2/3页)

想到依然没有引起上级的重视。

    苏联的情报部门不认为一位中国的家能够危害到苏联。

    你们会后悔的!

    米夫在心里发泄道,其实他也认为林子轩掀不起什么风浪,他有点立功心切了。

    谁都没有想到,米夫的话应验的那么快。

    仅仅过了一年。林子轩的1984在西方出版,苏联的情报部门开始后悔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苏联国内的状况和中的描述惊人的相似。

    不少文学评论家认为这一切都起源于1926年。

    正是林子轩在1926年的一次苏联之行,以家敏锐的眼光察觉到了苏联国内出现的问题,从而做出了预言式的描述。

    这是家的天赋,他们往往能通过细小的问题推演出未来的世界。

    很多科幻家都有类似的天赋,林子轩无疑是其中最为杰出的一个,他描述了一个国家政权演变的过程。

    苏联当局对这本恨之入骨,非常后悔当初放任林子轩离开。

    他们发动大量人力物力进行批判,特别是在中国。苏联对林子轩和1984实行了长达数十年的抨击。

    他们想让林子轩收版权,不允许在西方出版。

    但被林子轩拒绝了。

    这是一位家和一个国家的抗争。

    永远不要低估一位家的能量,在这个世界上,政权可以更迭,任何人都会死去,然而,文字只要写出来,就不容易抹去。

    到1926年,米夫只是在心里抱怨一下,便放下了林子轩。

    远在哈尔滨的林子轩无法预料以后会发生的事情。他和冯程程一起来到呼兰县。

    呼兰县在哈尔滨的郊区,松花江北岸,两地距离并不远。

    这是一座普通的东北小县城,一条呼兰河横贯西部地区。养育着这片土地上的人们。

    如果没有萧虹,没有那部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留下印记的呼兰河传,或许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这座小县城的存在。

    这就是家的影响力。

    呼兰河传是萧虹对于故乡的记忆。

    她写出了一个北方小城镇单调的美丽,人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国产免费看片    偷拍黑料吃瓜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