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九章 新民党 (第2/3页)
先生,民党的孙文不是和兰帅已经闹翻了么,民党的核心骨干,多数都被抓了,怎么现在又要组建民党,这话又从何说起啊?”
周叔弢笑道:“此民党已经非彼民党了,就在不久之前,唐绍仪,岑春煊,伍廷芳,陈炯明等人联合发出倡议,要重组民党,建立一个真正为了中国利益奋战的新型政党。也得到了奉天方面的支持,我的叔叔,还有一些元老名宿也要加入其中,民党是中国第一个比较正式的政党,在辛亥的时候,立下过汗马功劳,只是期间有一段时间,走偏了道路,现在也该回到正路上面。”
虽然周叔弢只是轻描淡写的提到了奉天的意思,但是闻一多也敏锐的把握到了,看来这次重组,和奉天有着解不开的关系。
他的猜测并没有错,先后击败日俄之后,奉军的大势已成,问鼎中原已经成为了必然。但是究竟该如何一统天下,张廷兰也费尽了心思。最容易的就是组建庞大的军队,然后直接平推,一统南北。
这样看起来最直接,也最容易,可是后患也不少,首先就是大规模的内战,对国家的损耗非常大。另外奉军的人才构成,主要还是集中在北方,如果再利用北方的军队,去统一天下,北方势必占有绝对优势,南北由来已久的分歧又怎么消除?
而且张廷兰可以在东三省大刀阔斧的改革,那是因为东三省本身就是一张白纸,而且资源足够丰富,回转的余地也大。可是到了中原。到了江南,各种势力盘根错节。牵涉到了方方面面。如何推动改革,怎么彻底改变中国,这些全都是最大的难题。
眼下东三省的工业化还处在冲刺阶段,一旦奉军控制了全天下,必然要扩大工业的范围,可是这样就摊薄了投入,甚至会影响一些关键项目的投入,影响奉军的冲刺速度。
如果早十年。张廷兰会毫不犹豫的选择一统天下,然后在全国范围内,靠着强大的行政力量,去推动工业化。但是现在的时代不同了,留给奉军冲刺的时间很有限,要想在二战有所作为,就必须集中财力。发展东三省。
工业化不是人口越多越好,其实是要看人口和产业的劳动力容量。当然从长远来看,工业越来越复杂,需要的劳动力越来越多,中国的庞大人口优势,是重回世界巅峰的最大资本。
但是在二战之前。很多产业都没有,七八千万左右的人口,是最理想的状态,人口过多,反而会成为累赘。因此二战之前。最强大的工业国是德国。至于美国虽然总量超过了德国,但是由于没法完全利用庞大人口。才造成了29年的大危机。
统一是一种必然,但是又不能一刀切的按照东三省模式走,这也成了张廷兰最大的困扰。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张廷兰终于想到了一个主意,那就是利用类似邦联的模式,想把中国统一起来。
消除外国势力,保证国家统一,然后再逐步削弱地方势力,把权力收回中央。同时再以东北为基地,输出工业化,让中国完全步入工业时代。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够消除内战,而且可以逐步推动改革,协调各方的利益,保证未来政府能兼顾各方的利益。
当然要实现这个目标,难度还是非常大,如果不是有着穿越者的经验,张廷兰根本不敢尝试。当然搞邦联,也不是真的让国家分裂,还需要一个强有力的纽带,也就是政党的力量,把社会全都组织起来。
张廷兰原本也有过另起炉灶的打算,不过他身边能胜任这个工作的并不多,最后还是联系到了唐绍仪,然后唐绍仪提出了一个建议,也就是重组民党。
唐绍仪提出了重组民党的三点好处,第一是民党成立早,影响大,尤其是在南方,知名度非常高;第二是重组民党可以避免刺激北洋和地方的实力派,有利于和平统一;第三是此时孙文和汪兆铭等人已经到了日本,民党之中的亲日派已经消失了。上一次的行动,对于民党来说,是一次劫难,但是也是一次新生。
毕竟民党之中,大多数的中下层,还有一部分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