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仁恕之道(二) (第2/3页)
刻,道:“听说迭剌部、突举部在和女真人、奚人、室韦人作战之后,已经不杀俘虏了,他们甚至还用俘虏为前军和辅兵。听说大于越也十分赞同和倡议,说这是行仁恕之道。还说咱们契丹人要想真正崛起,很多东西要向中原汉人学习。”
图利皱眉道:“峙城顽抗,不屠全城已经是宽厚了。汉人许多东西是很好的,但也不能全部照搬,咱们毕竟生长在草原之上,很多事情还是要按照草原的规矩来,咱们契丹人那么多辈传下来的东西要是都改了,还能叫契丹人么?再说了,要这些女真降人替咱们去打仗吗?你能放心?我是不放心的,他们也不会打仗!”在契丹人的话语中,一直称呼靺鞨人为女真,后世中原各朝对靺鞨人后裔的“女真”称呼,便得自契丹人。
图利给荣哥长老留下了正兵和辅兵各二百人,便率领大队返回了柳城。
柳城原为营州都督府治所,向为大唐在关外统治和羁縻各族的中心。随着唐军退出关外,柳城便逐渐为奚人所据。其后,契丹开始兴盛,将奚人逐出了营州,柳城于是被迁徙来此的契丹品部占领,成为了品部的牙帐之地。这个时候的契丹人,连续出了几个眼光卓越的大人物,带领整个部族开始了向中原汉人学习的进程。到了大于越释鲁掌握大权的时代,契丹人的生活方式也从游牧渐渐转向了半游牧半定居,对于城池的需求和热衷也成为了一种风尚。
在占据柳城之后的几年里,随着频繁的东征西讨,品部将掳掠而来的各族匠户、奴隶集中到了柳城,在这座城池中大兴土木,逐渐恢复了几分当年营州都督府治所的气象。
柳城人丁素来糟杂,汉人、契丹人、奚人、靺鞨人、室韦人等等,都以柳城为货物集散和发卖之地,因此,这里也是关外的一处重要中转站。关外各族往来聚集于此,相互通婚,很多人甚至已经分不清自己到底是哪一族,是以关内汉人对很多来自柳城的胡人都统称杂胡。
大唐最著名的杂胡便是一度建立过大燕国的安禄山,之所以说他是杂胡,是因为其母为突厥人,且其父也是胡人,但其父具体是哪一族、或者说白一点——到底是谁,不仅安禄山自己不清楚,他老娘恐怕也不太清楚。至于他的“安”之一姓,则来自于其母后来改嫁的突厥将军安波注之兄安延偃。要说起来,柳城也是安禄山发家之地,当年就是在这里,安禄山成为了大唐营州都督,正式开始了他登上大唐朝堂的第一步。
要真论起来,努力建设柳城的是过世一年的品部上一代俟斤,即大郎君图利和小郎君兀里的父亲。这位俟斤对于中原汉人的文化和生活方式极为热衷,占着地利之便获得了柳城之后,便将族人尽数迁移过来,同时还将征战所获得的汉人匠户和靺鞨人匠户集中到这里,着实是开展了几年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一时间,柳城的作坊、店铺和酒楼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冒了出来,城墙、官衙、府署也修缮一新,这些年来,柳城着实热闹繁茂了许多。
但这位俟斤大人的偏好并没有遗传给大郎君图利,对于柳城的一切变化,图利是很不满意的。在他心里,契丹人就该有契丹人的样子,舍弃了广阔无边的草原和自由自在游牧生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