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108章 匆匆五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108章 匆匆五年 (第2/3页)

则是依照类别,选拔出来的优秀人员,比如军方,教育界,报界,商界等等……

    所有代表,再公推三十个德高望重的人,称为资政,主持会议,制定议题,参与内阁各部的会议,监督旁听,建言献策,审核预算……第一届的资政之中,就包括高拱和葛守礼两位资历无人能及的老臣。他们彻底确立了国民议政会议的权威,包括内阁在内,都要接受会议的质询。

    相应的,内阁也越发完善起来,五位阁老,互相配合默契,力推新政。

    兵部、工部、刑部、吏部,四大部也随之拆分完毕,眼下大明一共设置了十七个部,其中代表军方的一共有三个,分别是参谋部,陆军部和海军部。

    随着海军在外面大肆扩张疆土,建功立业,骄傲的老军头儿也没法再装作看不见了。打下来的疆土好多都是军中直接出人当总督。说穿了,就是土皇帝,受了人家那么多的好处,还能为难人家吗?

    很顺利海军和陆家取得了相同的地位。

    在地方上,总督巡抚变成了常设官,同时唐毅也进行了品级调整,巡抚变成了正二品,总督加太子太保衔,成为从一品大员。

    巡抚与尚书品级,如此就形成了巡抚入则为尚书,尚书出则为总督的局面,地方官吏和中枢之间的联系彻底打通了。

    一般情况下,比较优秀的巡抚官,被调入京城,接替某一部,经过一任的锻炼,则有望入阁。而尚书接任总督,则会被视作铁定入阁的信号。

    显然,唐毅已经将朱元璋留下的以小制大的官制破坏一空,取而代之的则是权责对等,责任明晰的新官制。

    在新官制当中,一切量才录用,以政绩为根本,虽然不免任人唯亲,拉帮结派,但是每个高官的升迁,都有据可查,他们的所作所为,都要接受监督检验。

    可以说,能经过层层考验,冲到顶层的人物,几乎没有一个简单的。曾经的那些翰林词臣,清贵宰相,放到了如今,只怕连骨头都剩不下,就被人家给连皮带肉吞掉了。

    官僚体系战力膨胀,人数也在增加,以往两京一十三省,官员加起来不过两万人,如果加上同样拿朝廷俸禄的吏员,总数在十万左右。

    到了唐毅手里,这个数字增加了十倍,官吏总数达到了一百万人。

    完备的官僚体系,高效运转,产生的力量是无与伦比的。

    前后五年时间,大明一共向南洋完成五百万官方移民,另外又协助商人,移民七百万,总数达到了一千二百万。

    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等地的饥荒压力大大减轻。

    从万历二年开始,每年从海外运进的粮食,多达一千五百万石,是漕粮的三倍之多!

    至于民间的粮食买卖,数量更加惊人。

    海外的大米质优价廉,基本上明朝的百姓能摆脱饥饿的威胁。从万历二年开始,即便北方出现大灾,最多有万八千人饿死,就够轰动的,几十万人挨饿,无家可归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