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第二次大烟战争(十) (第3/3页)
那我们具体要干什么呢?”韦昌荣继续问道。
韦泽哼了一声,喊道:“拿笔来!”
警卫员立刻清理了众人面前摆放枪支的桌面,韦泽挥毫用行书写下八个简体字,“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不管光复军此次受到了多大的震动,事情的发展依旧和韦泽所判断的一样,英国人试图让光复军屈服的战略失败了。而英国人也没有死拽住过去不放手,他们很快就开始与全新的未来共同前进。
香港与光复都督府的贸易恢复了,过了几个月,外国商人也开始重新出现在广州城,一切看似都在恢复旧貌,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但内在的变动却在激烈的进行着、如果说以前的光复都督府和光复军都只是服从了韦泽,然后一步步走上了中国第一强军的位置。佛山的惨烈战斗则让光复军看到了全新的世界。即便是在自己的祖国中国,强大的光复军也要面对更为强大的英国人。而香港在英国人的战略布局中仅仅是一个很小的存在。
韦泽说英国人短期内是不会在考虑和光复军打仗了,光复军也的确相信自己的统帅韦泽不会说瞎话,他说英国人短期内不会再打仗,那就应该是不会再打仗。可短期内不会打仗,长期内却是会打的。整个部队全面强化了军事训练,至少再没人把演习当成演戏了。面对有着同样战斗力的“敌人”,光复军很快就发现,自己引以为豪的战术中其实有太多漏洞。有些是大家懒得去管的,更多的漏洞则是大家原本根本就没想到的。其结果就是作战训练部的工作陡然增加了好几倍。而所有人都任劳任怨的承担起工作。
部队肯低下“高贵的头颅”,韦泽也算是放了心。孔子有段非常经典的话,“子曰:吾十五有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是大家经常引用的。可韦泽慢慢感受到,让孔子成为一个伟人的真正原因是“吾十五有志于学”中的这个“学”字。学,就得有目标,接着就是学而后知不足。孔子十五岁的时候就有了“学习”的志向,韦泽估计这位老先生也有了学习的态度,后来才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话。
一个人老老实实勤勤恳恳的学习,从十五岁坚持到三十岁,哪里有不成材的可能。就韦泽所见过的人中,大多数都是活到老还是不服不忿。谈论事情的时候,不管对错,先把自己认同的理念下意识的预设为主导核心。这等人哪里可能“有志于学”,更不可能有什么“学习精神”了。
三千多人的伤亡如果能够唤起光复军上下的“学习精神”,韦泽甚至觉得这太值得了。
韦泽的运气此时也显得很不错,从英国商人和法国商人那里套来的消息中,韦泽得知东印度公司正在着手搞掉卧莫尔王朝的皇帝。历史考题中有过一题,大概答案是:印度大起义打击了英国的势力,从效果上起到了支持了中国反帝斗争的作用。
当然,透露消息的英国商人自然不会有这样的想法,他们自豪的认为,从此,英国女王就能戴上印度的皇冠!从此,英国女王就不再是“王”,而是货真价实的皇帝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