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发酵(十七) (第2/3页)
景,粮食产量也不可能无限制的增加。山西自然条件的确不如那些农业大省,东北的大平原,黄淮的大平原,北美的大平原,南方的三角洲地区就是能够用上最好的技术,用上最好的机械,生产效率与山西一比真的能称为丧心病狂。
山西在推行农业带头人政策的时候要面临无数的错误和必然的失败,即便是花上几年时间初步完成这种推广,也不可能让山西在农业方面有本质性的突破。单纯从官场的角度来说,这种投入产出比太低,很难把这个当成政绩来作为下一步晋身的基础。
心中那个不能给人看的小角落突然被这么率直的点出来,农业厅厅长几乎有当众自杀的冲动,其他人的情绪也很不稳定。都督却没有因此指责山西这帮人是王八蛋,更没有用免职来威胁大家。韦泽语气坦然的对一众心里面非常不安的干部说道:“有这等想法很正常,这说明了什么?我在山西走了一圈,觉得山西的同志们都希望山西变得更好。那种能干到的我就是不干,就是要把山西搞糟的人,我一个也没见过。现在这个问题大概能用了心有余而力不足来形容。没做过,不知道怎么做,一看投入这么大,中间的过程又如此曲折,心里想打退堂鼓很正常。力量这种东西都是锻炼出来的,谁天生都没有。”
孙明理受到的震动很大,他之所以找朱长山来聊这个,是因为他心里仿佛窝着一团火,不吐不快。可这种问题恰恰不能和韦秀山等人讲,孙明理很清楚韦秀山的想法。这段时间的大内斗完全围绕着对山西主导权的争夺。和韦秀山谈这个有些打脸的嫌疑。
“都督说的没错,现在回想一下,很多时候是真的不想干。既然干了也没多大成绩,还要承担那么大风险,承担那么多责任。吃饱了撑的才要坚持干下去。”孙明理说的都是心里话,他从来没想过要把山西搞糟,要把工作办砸。可是为了不出现错误,孙明理也只能拒绝参与那些容易产生错误的工作,这个过程中的孙明理也经历从不甘心到心安理得的转变。
毕竟是搞政法委工作的,朱长山的逻辑思维就比较缜密些。他不太赞同孙明理的说法,“都督现在想说的大概是要对犯错的标准做定义。到底是按照科学规律尝试时候出的错,还是自己本来的想法就有问题,于是在上面故意弄出问题来。这个是个标准问题。我举个例子,杀人案件定性的时候有故意杀人罪和过失杀人罪两种。过失杀人罪一般不会被处以死刑,故意杀人罪的话,除非被杀一方也有重大责任,否则基本就是死刑。咱们山西么……呵呵……”
朱长山本人就是司马平一系的关键人物,面对孙明理这个另外一系的顶梁柱,这声“呵呵”可谓意味深长。
“能不能别再瞎扯皮,就是把事情干好?”孙明理问朱长山。
朱长山又吸了两口烟,有些为难的说道:“你我现在能干好的大概只有我们能管的工作。就如这次拆分公检法大院的任务,咱们兄弟两个合作,那就没啥问题。不归咱们管的事情,说了也没用。”
孙明理很能理解朱长山的态度,政法委书记与国土局局长两个职务都不低,他们两个如果不想介入派系斗争,就是能不介入派系斗争。可其他的部门可就没有这等好事,因为直属省长或者省委书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