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六十七章:蝴蝶翅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百六十七章:蝴蝶翅膀 (第2/3页)

邑三十七座,总户数四十余万,总人口更是高达二百一十万,这还不算汝南郡那些豪强世家的仆役,还有隐匿的人口。

    因此葛陂黄巾军的规模也十分恐怖,引起的震动,直接上达了洛阳的宫廷。

    对于青、徐、兖三州,汉廷只是命令各地将领进剿,而在豫州的葛陂县的黄巾军则是不然。

    在葛陂黄巾军起义后不久,汉廷便派遣西园八校尉之一的下军校尉鲍鸿,带领着大军讨伐豫州汝南郡葛陂县的黄巾军。

    双方在豫州爆发大战十数场,最后汉军与葛陂黄巾军在葛陂展开决战。

    葛陂黄巾军终究只是一支新兴的起义军,纵然是拼死战斗,但还是被鲍鸿带领的汉军一举击溃。

    被击溃的葛陂黄巾军并没有停止斗争,他们向着沛郡的方向继续撤退。

    青、徐两地的太平道信徒也集结了起来,响应葛陂黄巾军的起义,想要接引葛陂黄巾军。

    但是汉廷的动作并不慢,在徐州黄巾越发浩大之时,汉廷派遣陶谦作为徐州刺史镇压徐州的黄巾起义。

    陶谦招募了臧霸和孙观两人为将,一举击破了徐州的黄巾军主力。

    遭受了沉重打击的徐州黄巾军,只能是逃出了徐州境内,一部分北上试图与青州黄巾军会和,另一部分和葛陂黄巾军会和,一部分与兖州黄巾军会和。

    兖州黄巾军的黄巾军规模最小,只有数万人,就算会和一部分徐州黄巾军,但最终还是无法逃过灭亡的命运,只有少数躲藏于一些山林之中,勉强维生。

    只有青州的黄巾军迟迟无法被击败,一直抗争了四年的时间,最终才因为粮草不足而投降。

    历朝历代,譬如陈胜、吴广,譬如西汉末年的赤眉、绿林,譬如东汉末年的黄巾军、譬如元末的朱元璋、张士诚等人。

    大家都称呼他们为农民起义军,但明末之时譬如高迎祥、张献忠起初起义时,众人称呼为农民起义军,但是在后来对于他们的称呼便变成了流寇。

    这便是因为他们后面的所作所为根本不属于农民起义军,他们只配称之为流寇。

    而明末的流寇四处流窜,完全是不事生产,大部分的流寇只是烧杀抢掠,用来作为军队的补给。

    明末的流寇打到何处,基本上那个地方也被流寇所尽数祸害了干净。

    甚至于他们后面的所作所为根本不属于农民起义军,他们只配称之为流寇。

    那些流寇们不局限于一城一地,他们的第一想法并不是占领一处地方,作为根据地,积蓄力量,集结兵力和明廷抗争,进而夺取胜利,推翻苛政。

    那些流寇,只不过是流窜不定的土匪,流动不定的叛乱者。

    有些人抹黑黄巾军是流寇,是破坏者,简直是可笑之极。

    黄巾军与明末流寇最大的不同,也就在于此处。

    黄巾军无论是光和七年时(184年)的起义,还是在中平五年(188年)的黄巾复起时。

    黄巾军从来都是集结部队,占领城池,与汉军主力正面作战,试图去扩大地盘,试图去发展壮大,他们并不是完全不事生产,只造成破坏。

    黄巾军集结军队和汉军主力作战,攻城略地,从来没有驱使过百姓攻城。

    黄巾军的起义,张角等少数的起义领袖主导的黄巾军,那些太平道的信众组成的黄巾军大多都是颇有组织。

    遍观中国古代,几乎所有的农民起义,都曾有烧杀抢掠之事发生,但这是很难避免的。

    譬如黄巾军,很多的贼匪流寇,假借黄巾军之名,还有黄巾军中的败类,烧杀劫掠,污蔑黄巾军的名声,此间种种皆有之。

    当义军发展到了一定的规模,当义军

    但是不能仅仅因为这一点,便全盘否定黄巾军的起义。

    决定一支部队是起义军,还是流寇,还是劫匪的,应当是主体的部分,而不是一小撮败类。

    起义军一小撮败类杀了人,那所有的起义军便不是义军,便是凶手?

    那到底是谁把着群老实本分的农民,这些遵纪守法的贩夫走卒,变成了魔鬼,变成了凶手?!

    那些人才是真正的凶手,真正的魔鬼,我们应当去指责他们,而不应当因为义军之中的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