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七章:朝堂上的博弈(8K) (第2/3页)
俯视着殿内的群臣,这些往日里满口仁义道德的儒生文士,一旦触及到他们自己的利益,便将那些礼义廉耻都抛掷脑后,甚至变得愚蠢。
有些人居然愚蠢到认为明庭没有南下的意图,黄河防线固若金汤,变法已经十分成功,现在他们拥有的军队完全有实力和明军划江而治。
简直是可笑。
扩军变法、修建军校、训练将校、整编新军、打造武备……
以上诸多的事务,哪一条执行下来不需要大量的钱粮?
那钱粮从何而来,莫非能从国库之中凭空生长而出?
河北之地鹰狼卫举办的公审将结果都刊登在报纸之上昭示天下,也让刘协明白了那些世家豪强到底有多么的富有。
国库之中财政紧缺,根本不足以支持,但是世家豪强却是赚的盆满钵满,每年还要修建新的密库来储存钱财。
刘协曾经看过明庭发行的报纸,他因此才明白那些地方上的世家豪强到底是怎么欺瞒中央,欺瞒皇帝。
那些世家豪强占据着广袤的土地,却是倚仗着地方的势力,逃避税收,不断兼并土地。
他们倚仗着特权,只需要缴纳极少的税收。
刘协心中怒火中烧,但是面上还是保持着平静,他身为天子不能让人从自己的脸上看出喜怒哀乐,因为任何的表情都会被有心人看在眼里,从而发现他的弱点。
这些是骞硕曾经教导他的事情。
刘协目光移动了些许,落在了大殿之内一处阴暗的角落,身穿着绣衣的王越此时正站在阴影之中。
看到了王越,刘协的心中才有了几分的底气。
如今朝堂之上的诸多提出反抗意见的大臣,不能说他们不是忠臣,他们有些人真的只是政见不同,不赞同变法,而劝服这样的人无疑是最难的。
刘协的目光从王越的身上移开,而后又移动到了荀彧的身上,不过很快又看向了别处。
变法是荀彧提出来的建议,很多的政策也是荀彧相授,但是刘协没有将荀彧牵扯进来。
荀彧的地位和声望并不够他主持变法,而且颍川荀氏作为保守派,刘协也不想荀彧与自己的宗族相对。
所以这一次的变法刘协交给了刘宠和王允。
“诸公刚刚争论限制绣衣使者之权,朕以为确实可以,绣衣使者的权柄过大,确实也应当稍加限制。”
刘协缓缓开口,他的声音浑厚而有力。
他早已经过了变声期,而且发音的方式也特意练习了很久,为的就是在保证自己天子的威严。
朝堂之上的争论,还有绣衣使者的禀报,让刘协清楚现在朝中的世家忍耐确实已经到了极限,他必须要做出一定的让步,缓解一下紧张的情绪。
“绣衣使者之权不变,但是若是缉捕除国内细作之外的人员,必须将案上报廷尉府,由廷尉府签发缉捕令。”
“诸公以为如此限制可否?”
刘协没有让其他人来宣布限制绣衣使者之事,而是自己亲自宣布,毕竟绣衣使者独立于外。
殿内响起了轻微的声音,不过很快又平复了下去。
但是殿内原本紧张的气氛,现在已经是缓和了许多。
天子主动限制绣衣使者的权柄这是天子做出的让步,而且也对他们十分有利。
起码不用再担心绣衣使者突然闯入家中,不分青红皂白就将他们缉拿。
毕竟灵帝在位之时,绣衣使者就曾经这么做过。
若是需要经过廷尉府运训,签发缉捕令的话,那么绣衣使者也就没有肆意生杀夺取的权力,他们也有了一些可以制约廷尉的手段。
当然如果他们知道在原本时空有个叫锦衣卫的事情时,他们应该不会再感到这是什么让步。
因为在理论上锦衣卫需要缉捕犯人之时,必须将案由报刑科,签发驾贴。
而实际上这只是流于形式,往往是驾贴尚未签发,人已逮捕。
但是殿内的群臣自然都不知道关于锦衣卫的事情,他们只是感觉如释重负。
殿内的气氛缓和的下来,刘协见时机已到,向着刘宠看了一眼。
刘宠此时已经转过身来,他看到刘协的眼神,心领神会。
“伪明于北地虎视眈眈,其欲逐逐,就在昨日晚间,河北之地的绣衣使者传来一条密报……”
刘宠再度转身面对着众人再度出言,只是说到最重要问题的时候却是突然一顿。
大殿之内,一众朝臣皆是屏气凝神,就是九卿也都难以保持淡然。
殿内的气氛再度压抑了起来,之前很多心存侥幸之人也是不由的惶恐了起来。
他们之所以产生侥幸就是明军许久没有动静,甚至连袭扰都没有,太过于不正常。
但是听到北地的明军有了动静,却是都紧张了起来。
兖州的七万大军听起来虽然多,很多人之前也信誓旦旦说伪明绝无可能越过黄河半步,但是真正打起来,他们的心中其实也没有多少的底气。
要不然之前在朝中也不会有想要迁都的提议,而且还议论了许久,甚至连都城都已经选定了。
其实很多人都不知道南下迁都的计划都已经制定好了,为了不让人心浮动,密而不发罢了。
“明军正在全面收缩,各地的报纸已经不再报道对外战事,在北岸渡口明军的数量明显增多,我军在青州以北的海船也发现了明军海军的踪迹,恐怕明军不久之后将会对我军发起进攻。”
“如果今年秋收之后没有发起进攻,那么就是明年开春之时……”
刘宠这一次说话仍旧没有说完,不过他并非是再卖关子,因为殿内群臣皆是面露惊恐,喧嚣声再起。
刘宠嘴角勾起一丝冷笑,不过这一抹冷笑很快消失在了他脸上。
其实绣衣使者根本没有探查到什么明庭的情报,所谓的密信都是他编造的谎言,为的便是让众人感到恐惧,不得不支持变法的一种手段。
过段时日,袁术还会送来几份前线的战报,以佐证他的言论。
当然这一切都是提前计划的事情,那些战报也都是伪造的罢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刘宠看的很明白,当初有明军的威胁之时,变法之事根本没有收到多少的阻碍,而明军迟迟没有动静之后,很多人心里都生出了侥幸心理。
他用此举正是为了让众人再度感受到战争的恐怖,让这些世家豪强不得不屈服。
当然只是这样简单的威吓只能是吓得了一时,没有办法吓的了一世。
“伪明势大,吞并河北,尽收河北之兵,欲要一统天下。”
“兖州、青州两州是之后的主要战场,黄河虽险,但是却并非不可逾越,伪明想要渡河我军难以阻拦。”
“兖州地方之军多是新募之兵,缺乏训练,武备稀缺,各地工坊虽然昼夜不歇,但是这一切都需要钱粮。”
刘宠面对着殿内的群臣,曾经的朝会之上,有孙坚和袁术两人站在他的身侧,朝廷的政令没有人敢于违抗。
但是现在如今他只能是孤身一人。
“不仅税赋要改,土地也要清丈,选官制度也要改变。”
刘宠提高了些许的声音,环视着众人,终于是图穷匕见。
“选官……”
孙静豁然抬头,看向站在不远处的刘宠,神色骤变。
大殿之中群臣的目光在一瞬之间全都集中在了刘宠的身上。
就是一直以来都风轻云淡的太常杨彪,此时神色都是发生了变化,看向刘宠。
只是孙静注意到大鸿胪陈纪的虽然视线也看向了刘宠,但是神色却仍然是没有多少的变化,似乎知道什么内情。
殿内原本还有些许的杂声,但是当刘宠的话落于殿中之时,大殿之内顿时便变得寂静无声,落针可闻,甚至连呼吸声都没有听闻。
沉默有时候更具有力量。
饶是刘宠自诩于见过了大风大浪,但是当众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之后,他仍然感到呼吸有些困难,彷佛周边的空气都凝结了一般。
孙静眉眼低垂,不用去看周围,他都猜想出现在殿内众人是怎么样的一番神情。
如果说改革税赋和清仗土地是从世家的身上割肉,那么改变选官制度直接是就是想要剖蚌求珠,虎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