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42 第四十二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42 第四十二章 (第2/3页)

,把自己杀死县太爷那段倒是全部带过。

    贺温玉问道,“你们交的税可是青苗钱?”

    任槐点头,“正是。”

    贺温玉一拍桌子,“我早就说这青苗法是暴/政!”

    正所谓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贺温玉虽然是个书呆子,但其实对朝廷法令却是十分关心的。当青苗法实行的时候,他就拍案而起,骂道“此政一出损我大昭十年国运!”

    所谓青苗法,且在此匆匆一讲。

    在民间,高利贷盛行,农民没钱了只好问地主去借。但是地主的高利贷很高呀,要收取百分之五十的利息。

    农民只能借了地主的钱去种地,长出庄稼卖,然后还高利贷,还完高利贷又没钱,再借……如此恶性循环。

    长久下来,地主越来越富,农民越来越穷,最后破产。然后就造成了的严重两极分化。

    于是朝廷想出主意来,设立惠民仓。在每年青黄不接的时候贷款给农民,只收百分之二十的利息。

    于是农民当然选择向朝廷借钱,而不是地主。

    如此一来,农民的压力大大减轻了,朝廷也间接挣到了地主的钱,一举两得。

    于是在青苗法施行的前期,效果非常好,百姓安居乐业,朝廷财政充足。

    可是到了后期,青苗法就渐渐变味了。原因有两个。

    第一,由于战乱,农民没有一个好收成,连朝廷那百分之二十的利息都交不上了。地方官怕影响自己政绩,便强迫农民交钱。

    第二,有些地方官员为了饱中私囊,随意提高利息、额外还有名目繁多的勒索。

    最终,富户被勒索成了贫民,贫民家破人亡。

    当时青苗法一出,贺温玉就觉得这是个苛政,倒不是因为他高瞻远瞩能看清其中病弊。

    他只是单纯的觉得,朝廷居然要与民争利!

    结果青苗法果然出事了,于是贺温玉更生气了。他饭也不吃了,对任槐说道,“你们那个知县是谁?我们现在就到开封府告他去!”

    任槐已经把人家给杀了,自然不能说出来,他摇摇头,“没用的,我们那县太爷后台很硬,告到天王老子那也没用。”

    “他一朝廷命官居然还有后台,结党营私更是该抓!走,一起去开封府。”

    任槐看着贺温玉,他没能想到这么一个温润如玉的公子原来脾气这么大。最后,只得继续装可怜,“贺公子还请饶了小人吧,我们十几个人就是因为没交税才逃到京城来的,若是去告状恐怕自己就要先坐牢了。”

    贺温玉生气的看着这十几人,“你们一个二个也都是堂堂七尺汗,难道就是因为怕坐牢,便肯放走一个贪官?”

    任槐等人低头不语。

    贺平安见气氛尴尬,便拉了拉贺温玉的衣服。

    “哥哥。”

    “嗯?”

    “你这样太不近人情了……人家逃到京城已经很不容易了……”贺平安小声说道。

    “你懂个什么?”贺温玉一甩袖子,瞪了自己弟弟一眼。

    “我、我、我……反正你就是不对!”

    “我不对?我怎么不对?”

    ……

    然后两兄弟的倔脾气全上来了,争吵了好久。

    任槐看着争吵的兄弟俩,思绪飞了很远。

    他突然想赌一把。

    要么出人头地、要么人头落地。

    “贺公子。”

    “嗯?”

    “我想通了,确实不能便宜了那狗官!”任槐忿忿不平道。

    “好!”贺温玉说道,“我这就写状子去。”说着进了书房。

    十多个和任槐逃出来的村民面面相觑。待到贺平安收拾完桌子出去。屋子里就剩下他们一伙。

    一个人悄声对任槐说到,”任兄弟,这样会出大事的!”

    任槐反问他,”你是想当乞丐还是当大官?”

    那人一愣,”你这什么意思?”

    任槐说道,”我看这青苗法早晚要完蛋,若是我们跟着这个姓贺的搞出一番明堂,博得皇帝老儿欢喜,封赏自然是少不了的!况且到那时候,青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