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第2/3页)
调查或访谈设定4~5个议题,然后由与会主管发表意见。通常会议进行井然有序,却了无新意,只不过偶尔出现相持不下的激烈场面。
经过拿破仑。希尔强调集思广益的优点,他们尽管有些不放心,仍同意改变形式。先由各主管以不记名方式针对主要议题提出方面报告,然后汇集成册,要求主管在会前详细阅读,了解所有的问题与不同的观点。如此一来,会议的重头戏不再是批评与辩护,而是聆听与集思广益。
在两天的会议期间,第一天上午,他们研习本书的准则4、5、6,其余时间则专注在集思广益的讨论。会议不再令人感到无聊,人人都表现得很积极。到了会议的尾声,经由脑力激荡,大家对公司面临的主要挑战有更深一层的认识,所有的意见都受到重视,新的共识逐步成形。
拿破仑。希尔说:“一旦体会过集思广益、众志成城的个中滋味,眼前便会呈现一片崭新的天地,人也仿佛脱胎换骨。而且更加确信,未来还会有更多扩展视野的机会。”
(四)沟通三层次集思广益的基本心态是:如果一位具有相当聪明才智的人跟我意见不同,那么对方的主张必定有我尚未体会的奥妙,值得加以了解,这就需要沟通。
沟通可分为不同的层次:低层次的沟通由于信任度低,遣词用句多着重要防卫自己或在法律上站得住脚,力求无懈可击。这不是有效的沟通,只会使双方更坚持本身立场。
中间一层是彼此尊重的交流方式,唯有相当成熟的人才办得到。但是为了避免冲突,双方都保持礼貌,却不是一定为对方设想。即使掌握了对方的意向,却不能了解背后的真正原因。也不可能完全开诚布公,探讨其余的选择途径。
这种沟通方式通常以妥协折衷收尾。妥协意味着一加一只等于一又二分之一,双方互有得失。集思广益则可使一加一可能等于八、十六,甚至一千六,彼此收获更多。
(五)开辟第三条路沟通层次如何左右互赖关系的融洽与否?且看以下这个例子:假期来临,一位父亲想带全家去露营钓鱼。他策划许久,作好一切安排,两个儿子也兴奋的期待着。怎奈妻子却打算利用难得的假期,陪伴久病不愈的母亲。一场家庭争端仿佛一触即发。
丈夫说:“我们已经盼望了一年,而且孩子们到外婆家无所事事,一定吵翻了天。更何况她老人家病情并没有那么严重,又有你妹妹就近照顾。”
妻子说:“她也是我的母亲,不知道在世上还有多少日子,我要陪在她身边。”
“你可以每晚打电话请安,反正我们会跟她一起过圣诞节。”
“那还有好几个月,不知那时她是否还在人世?母亲总比钓鱼重要。”
“丈夫孩子比母亲更重要。”
这样争执下去,最后或许会有折衷的安排,也许是妻子独自去探望母亲,丈夫带着孩子去度假。可是夫妻俩都会有罪恶感,心情不可能愉快,孩子也会察觉到,连带也不能玩得尽兴。
要不然,先生向太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