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llskw.org
第78章 (第1/3页)
有一天我在公共汽车上听见一个女学生问她的同学:“你觉得这个假期的电影不算没有好看的吧?”
我听不见对方的答话,因为我一时也想不出如何答她,答“有”呢?还是“不算没有?”实在是因为她的问题令人难解。
聪明人都喜欢用间接法来应酬,但是大都加以滥用,所以有时弄巧成拙。
一般来说,凡是可能直接使对方难过,或有所损害的,都以用间接法为宜。
要知道别人的年龄,直接询问也常会得不到好结果,尤其是问女性今年多少岁,简直会被对方认为是一种侮辱。被选为日本第一号保险推销员的原一平其人,却常用以下的方法问别人的年纪。他先问对方:“你看我今年有几岁呀?”对方说:“34或35岁吧?”原一平就答:“你猜中了,我今年34,你呢,我看是42或43吧?”(故意把对方估计年轻一些)
“哪里,我今年48岁了。”
先用一种方法向对方示以敬意,就是间接法的精髓。比方说,你看见一个妇人大腹便便,你与其问她:“你有孕么?”就不如说:“恭喜你!”
俗语说:“朋友有厚薄。”不少是由朋友的介绍而认识的朋友,这种朋友谈不上“老友”,只能说是“新交”。对朋友的应酬,如果你和对方认识,是由于另外一位朋友介绍的,如果遇到这种情形,又要和他办事,应该先把这事通知那位朋友。假如你和对方直接交往,由来已久,那又例外,不然的说,通知那位朋友是绝对有必要的。
拿破仑。希尔有一位朋友,他有一种很不好的习惯,你今天介绍他认识一个朋友,第二天,他就直接找那朋友,而且不再找机会让三个在一起碰头,这个人,朋友们给他一个外号,叫做“直线电话”。凡是受过一次教训的,以后再也不敢介绍朋友给他认识,因为他这种“直线”做法。万一对方把事情告诉那朋友,那位朋友就会极不开心。
所以,记着,假如你打算去拜访某甲,托他办一件事,而某甲是某乙刚在不久以前介绍你认识的,你应该把事情告诉某乙,这样是有利无害的,说不定某乙还会倾力相助。
同时,要先了解对方的个性,对方是熟朋友,这事固然不在话下,如果不十分相熟的,更应设法研究一下。
没有经过准备的应酬,成功率往往很低,并且往后会遭遇到很多障碍。
在经过几十年的争斗后,美国最大的汽车公司——“通用”汽车公司和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组织了一个联合公司。在加利福尼亚州“通用”的雷蒙德工厂合作生产汽车。两个竞争角逐的“冤家对头”握手言欢。
联合建厂的建议是“通用”汽车公司总裁劳格。史密斯提出来的。因为他看到,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世界汽车市场上,日本汽车正以其成本低、价格廉而后来居上,“蚕食”着一直在汽车市场上占统治地位的、美国的地盘。
尽管“通用”想尽了改进汽车制做的办法,仍难以在这场竞争中致胜。史密斯从长远着眼,提出了同日本厂商的联合建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llskw.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