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75章 汪精卫的调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llskw.org
    第175章 汪精卫的调解 (第1/3页)

而在8月下旬,孙文特使汪精卫来到成都。

    汪精卫一到成都,就大喊大叫,他这次受命前来,是劝说杨兴参加护法战争,斡旋川滇纷争的,听闻军情处副处长赵渭宾报告,一路下来,这个汪精卫就声言护法运动的必要性,就劝说斡旋川滇纷争的必要性。

    更让人气恼的,由于有卢师谛的穿针引线,这几天,杨庶堪、黄复生等人隔三恰五就来劝说杨兴,正如杨森分析的那样,这帮革命党人,欺负督军年龄较轻,欺负督军威望不够。

    每每听到这个,就让杨兴神伤,对护法运动这块,作为穿越者,杨兴认为完全没有必要,就是袁世凯版本的临时宪法,真正施行起来,也颇为不容易啊。要知道百年后,很多宪法精神还停留在纸上啊。

    所以,要实现法制,需要慢慢来,像美国那样,只要有一公平公开的选举机制,二十年三十年后,中国一定会建立起完善的民主制度。在这个问题上,杨兴不是无条件支持,而是有所保留的。

    汪精卫一到成都,就提出调解要求,

    要求杨兴公开声明,加入广东护法军政府。

    鉴于广东护法军政府财政困难,每年向其提供200万大洋的财政支持。

    要求杨兴扣留刘存厚。

    要求杨兴恢复前清对滇黔二省的协饷制度。

    要求满足唐继尧的要求,对戴戡之死赔礼道歉。

    听到这里,看到罗纶等人脸色大变,为了避免纷争,杨兴愤愤站起,扔下一句话:唐继尧逼迫如此急迫,就是自己不当这个四川督军,也不会对唐继尧赔礼道歉。

    当即甩掉汪精卫,扬长而去。

    第二天,《巴蜀日报》发表社论,不但宣扬杨兴与蔡锷的革命友谊,宣扬在护国战争中大家相互扶持,宣扬对云南护****的接济。

    在当时蔡锷将军率部进入四川作战的时候,对入川的滇军支持甚为有限,害得蔡锷将军竟然数月只能以一边是米饭,一边是米糠为生,最后终于导致蔡将军英年早逝。

    所部打仗,不发放军饷,只发放鸦片,如此整个滇军成为一支贩毒部队。

    而那时唐继尧坐镇云南后方,确是大兴土木,穷奢极欲。

    在社论中,还说什么川民不怕战,更不畏战,指责唐继尧不顾滇军生活艰苦,在后面奢靡生活。

    对这篇社论,前民报主笔的汪精卫当然知道分量,多次要求陪同的老友黄复生解释。

    这无疑将黄复生放在中间,左右为难。

    黄复生解释认为,要说革命,这个杨兴虽然不是国民党人,不是革命党人,但是参加革命还是颇为坚决的。

    现在,在其刚刚就任川督,周围矛盾重重。

    在成都惨案发生后,在刘存厚得到段祺瑞、徐树铮支持后,杨兴不可能做太多让步,为了表示诚意,拨发抚恤金,恢复前清时期的协饷制度,如此已经很不容易了。

    黄复生解释认为,《巴蜀日报》发表社论,是舆论自由,是为了动员群众,只要唐继尧不进入四川,四川人民就不会为难滇黔联军。

    但是,汪精卫认为杨兴既然是前同盟会会员,就应该听从革命领袖的。就想凭借自己的口才,前来劝诫杨兴同意自己的要求。

    这天早上,督军府特别忙碌,医生进进出出,原来郑秀已经怀孕了。

    虽然结婚两年了,杨兴南征北战,长年不在家,害得郑秀常常孤守空房,幸好这几月较为清净,在一阵滋润之后,郑秀终于怀孕了,想不到自己就要成为父亲了,杨兴特别兴奋,正乐呵呵的来回走动,这时汪精卫大声吆喝着赶了过来。

    杨兴看了递过来的报纸,看了看,大笑道:兆铭兄,这些都是事实啊,蔡督高风亮节,实在令人敬佩,在纳溪的时候,兴就看到蔡督三餐一边是饭一边是糠啊。”

    汪精卫见状道:“督军,若是任由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llskw.org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