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毛刷协会 (第2/3页)
,棉纺厂,制衣厂,制糖厂,桐油厂,我们有的是原材料,我们有的人力,只要那些有钱的资本家将大家组织起来,只要购买相应的机器设备,工厂就建成了。只要销往国内外,那就是源源不断的金钱,这可比什么金山银山强上一百倍啊。
邓孝可大喜,坐在轿车里面,两人你一言我一语讨论起发展实业体会。
用了半个时辰,赶到工厂,远远的,看见6间低矮的平房,看见外面数十个人正将一些东西搬下马车,搬下自行车。
看到3辆轿车远远的开来,显得一阵慌乱,片刻一个穿着西装的男子兴匆匆的跑来,看见邓孝可,大吃一惊,连连表示欢迎。
要知道这个时候川省多是手工作坊,工厂不多,也就是几百家,很多根本没有什么机器。
这些企业主对工业厅长邓孝可当然是认识的。
当听邓孝可说这个穿着军装的男子就是督军,男子大惊失色,连连表示迎接来迟。
杨兴笑道:刘先生,昨天听邓先生说,我们川省建立起第一家毛刷厂,感到很好,今天,今天前来,希望不打扰刘先生。
中国历来是商人害怕官家,一个毛刷厂,引来督军参观,那兴奋劲,可想而知。
但是让人奇怪的是杨兴不像其他人那样到办公室参观,而是直接赶到车间,边参观,边询问。
穿越之前,杨兴在工厂多年,为资深质量管理者,对生产现场管理,那当然不是民国初年生产管理人员所可比拟的。
重新回到工厂,杨兴兴致非常高。
虽然对牙刷生产,杨兴不懂,但是对生产现场,那可以说是超前的。
杨兴提了10多个大的问题,在前世,审核这些小公司,稍稍诳一圈,那次没有这样多问题。
回到办公室,杨兴不时在黑板上讲解,对刘厂主,对那些工头讲解,这可是大出众人意料之外。
如此用了两个时辰,以及于天色变暗,杨兴才收住话题,笑着对刘厂主道:刘厂主,这些,只是我个人看法,你们是搞生产的,慢慢搞,慢慢研究,我相信你们,我相信我们四川的毛刷工业的。
刘厂主赔笑道:督军,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过去,过去我一直怀疑这个小小毛刷厂,今日听督军讲解生产现场管理,真的,真的大家受益匪浅啊。
笑了笑,看着天色道:刘厂主,若有其他问题,将来可以随时找我,大家一起探讨探讨。今天,若是没有其他问题,我,与邓厅长告辞了。
刘厂主面有难色,看着杨兴道:督军,你知道,刚刚开办这毛刷厂,总共投入10万大洋,如此,如此流动资金基本上告馨。
现在,要收购猪鬃,督军你知道,洋行实力非常强,如此我们虽然投入了5万大洋收购猪鬃。督军,你不知道,这猪鬃价格高得离谱,一箱猪鬃价格达到1万个大洋,而5万个大洋也才能收割5大箱猪鬃(在抗战时,猪鬃更为紧张,价格为5万法币,出口到美国竟然达到67万法币),但还是杯水车薪,难以与猪鬃商抗衡,难以与国外大财团抗衡。督军,你能否向民生银行徐经理打一个招呼,让民生银行贷点款给我们蜀山毛刷厂?
杨兴沉思良久,看着邓孝可道:邓厅长,你看这样可以不?为了保证毛刷产业的发展,由工业厅牵头,结合毛刷厂、猪鬃商,在民间建立一个毛刷协会,暂时由刘厂长担任会长吧。
你们负责起草一个毛刷产业发展规划,在规划中,要明确这几桩内容:
第一、逐步限制猪鬃的出口,对出口到省外、国外的猪鬃,征收较高额度厘金。
第二、对征收过来的厘金,拿出一部分,作为川省毛刷产业的发展基金,鼓励猪鬃商转变为毛刷生产商。
让那些鼠目寸光的猪鬃商知道,出口猪鬃那只是赚小钱,而生产毛刷,才是赚大钱。你看看,一箱猪鬃,也不过1万个大洋,而一箱猪鬃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