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中国心 (第2/3页)
,兴办洋烛、煤油、煤矿、玻璃、白蜡、卷烟、药材等公司,为四川绅商领袖。
现在如此大规模设备采购计划,当然需要见识阅历经验不凡的老先生出面主持,在一番劝说下,年过6旬的宋育仁决意前往西洋,主持有关设备采购事宜,带领一帮学子远渡重洋。
在朝天门码头上,包含3个地区的专员,8个商界领袖的20个设备采购团,包含100名川省各地选派的留学生,在4月末坐上民生公司的客轮出发,离开川省,前往欧美求学访问。
杨兴也穿戴整齐,感到朝天门码头送行。
更让人惊讶的是在留学生中,竟然人才济济,不但有东方前世非常崇拜的共和国领袖,而且还有共和国元帅,看到大家一个个朝气蓬勃的笑脸,杨兴惊呆了。
拉着宋育仁的手,杨兴突然有感而发,亲自抄起那个破嗓子,将张明敏的《中国心》送给宋育仁,送给这些前世风流人物。
船已经驶离朝天门码头,大家还是热情澎拜,为刚才那热烈场面。
王大明就是其中一个,坐在甲板上,听到两边江岸上传来一声声呐喊声,也与几个留洋学生一道,轻哼着《中国心》:
河山只在我梦萦
祖国已多年未亲近
可是不管怎样也改变不了
我的中国心
洋装虽然穿在身
我心依然是中国心
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
烙上中国印
长江长城
黄山黄河
在我胸中重千斤
无论何时无论何地
心中一样亲
流在心里的血
澎湃着中华的声音
就算生在他乡也改变不了
我的中国心
对未来世界,大家一个个充满着稀奇古怪的憧憬,大家围在宋育仁身边,讨论道:先生,督军这个人看起非常大套,但想不到竟然有如此文采,竟然写出这首歌曲,太感人啊,刚才老先生就暗自摸眼睛啊。
拿下眼镜,想到刚才送别场面之热烈,宋育仁笑道:是啊,在几年前看到督军以来,他各种行文,常常出人之表啊。
去年土地改革,反黑运动,最先很多人就不以为然,谁知道成果如此大啊。
再拿这次留洋,也是他坚持的,才有你们这100多官派留学生啊。
到时候你们要好好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要知道,不但学费政府全部承担,而且你们一个月补助,可是有50个大洋,可是超过一个局长的收入啊。
王大明点了下头道:宋先生,最初名额是多少?我听说最初教育厅定的是40人啊。
宋育仁点点头,笑道:是啊,最先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