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宁汉之争 (第2/3页)
杨兴稳坐在沙发上,死死瞪着,指着桌上东西道:孙先生,这些东西是从你继母身上获得,难道你们不知道吗?
孙科摇头道:杨总司令,我虽然与你政见不合,但是我是主张美国那一套,不像你主张德国那一套,更不可能像继母主张苏俄那一套.
旁边林森也显得颇为激动,看着杨兴道:征东,孙先生名声重如千钧啊,做任何事情,万不可让孙先生名声受损丝毫啊。
杨兴站起来,看着珞珈山余脉,想到前世**,想到前世邓公。
在5月4号进行中国果名档党代会中,张澜对发展教育进行演讲,杨兴对外交战略,对发展经济、建设军事工业、中国外交布局进行了演讲,唐绍仪对财政执行状况,地方经济建设状况进行了说明,林森对孙文一生进行了总结。
当杨兴宣布德国,匈牙利将与中国建立起友好关系时,会场中响起热烈的掌声。
在过去南京临时政府成立的时候,没有那个国家承认。
广州临时政府成立多年,但一直没有获得别国承认,想不到迁都武汉后,竟然有两个欧洲昔日强国对中华民国进行承认。
如此,本来会议可能按照既定方针办,但是孙科不甘心失败,在大会中连连提出议案,以否认国民政府的各项决议。
最先,孙科以孙文的遗子的身份,率先引爆首都之争,则毫无疑问给人以继续继承孙文遗志之感。
在会议中,孙科提出:从古到今,除了一些小的朝代,中国首都从来没有选择在武汉的道理,如今若是将首都选在武汉,非强国之兆。而南京历来都是帝王之都,因此,选在南京更能继承历史精华。
在辛亥革命的时候,孙文建立中华民国,就曾经将首都选在南京,现在南京已经克服了,没有理由舍弃南京,反而在武汉建立首都的道理。
历来江浙都是中国财税重地,首都选在南京,更利于对财税的管理。
看见孙科开了火,原本就心存观望的代表们,特别是几个江浙沪代表,虽然感到在这个时候提出首都之争,有点不明智,但是谁不愿意首都建在自己身边呢?
特别是安徽的柏文蔚、江西的李烈钧等孙文死忠分子,现在看见孙科发话了,也有点跃跃欲试,希望能够改变这种局面。
但是毫无疑问,孙科这种言论,一开始就遭到西南代表、西北代表、两湖代表的激烈反驳,他们有得提出:在辛亥革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