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llskw.org
第18章 (第1/3页)
不但是世间的道,出世间最高的道也不外乎如是而已。诸佛菩萨并无二道,大道就是平等。第二句:‘行直何用修禅’。这句是讲‘德’,也就是行直。行包括的范围非常广泛,身体的造作、口中的言语、心里的念头,都称为行为。行为要正直。行为正直,祖师说,何用参禅?可见,禅的目的就是要表现在行为的正直上。所以圆教的经论,都是说禅就是真心,真心行事就是禅,行直是真禅者。第三句:‘恩则亲养父母’。这句是讲‘仁’,仁孝是做人的基础,也是成佛、成菩萨的大根大本。从孝养父母,扩大到孝养一切众生。儒家如此教导我们,佛祖亦是如此教导。第四句:‘义则上下相怜’。‘义’是讲尽义务,决不是讲报酬。凡事要讲求报酬,就不叫做义。比义再低一级的,这是讲礼,礼才有往来,才有报酬,所谓是‘礼尚往来’。由此可知,礼是做人标准最下的一级,往上去,都不讲往来,只有尽义务,而没有要求别人报答。这是第一首偈,讲‘道德仁义’。
第二首偈:“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若能钻木出火,淤泥定生红莲。”这首偈前面两句是讲‘礼’,礼是要讲求让。第一句:‘让则尊卑和睦’。让,大众才能和睦相处,和衷共济。第二句:‘忍则众恶无喧’。这是讲‘忍’,也就是佛法讲的‘忍辱波罗蜜’。人要是能忍辱,什么事情都容易解决。忍是世出世间的美德,大乘佛法特别重视这个字,所谓‘忍’能成就功德,能保持功德而不丧失。在忍里面,特别讲求的是‘不报愚迷无道’,愚痴的众生、迷惑的众生,因为愚迷才不讲道义,这样的人,我们可以原谅他,不必去报复他。第三句:‘若能钻木出火’。这一句是说精进、勤修不息的意思。果然能精进勤修不息,必定能超凡入圣。第四句:‘淤泥定生红莲’。‘淤泥’是代表凡夫众生,‘红莲’是代表圣者、佛菩萨。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可以从凡夫众生提升到佛菩萨的境界。
第三首偈:“苦口的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改过必生智慧,护短心内非贤。”这四句,就是普贤菩萨的‘忏除业障’,这在修学过程中是非常重要。若有业障,我们就不能见道;我们要想见道、想证道,首先要把自己的业障排除。排除业障,首先要亲近善师、善友。善师善友以直言的口吻来纠正我们的毛病,所谓是‘苦口良药,逆耳忠言’,我们要能接受,我们要能感激,要真正的求改过自新。改过之人,是一个有智慧的人;护短之人,必定不是贤者。这是勉励我们要真正忏悔,真正的忏悔就在改过。
第四首偈:“日用常行饶益,成道非由施钱,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这首偈可以说是一般菩萨日常生活的标准。第一句:‘日用常行饶益’。饶是丰饶,益是利益;在日常生活中,待人接物一定要存心利益众生,不但要利益众生,而且要给予众生最大的利益、最圆满的利益,如此才叫做饶益。佛法里的利益,并不专注现前,佛法特别重视,现前令众生得利益,将来还是得利益,这才叫做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llskw.org